吴穷诗说二十四节气·立冬

节气把手指扣在了在冬天的门环上——立冬了,那一树暗香浮动的梅花也将触手可及了吧?

欢迎收听好声音诗说二十四节气第十五期:立冬,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在古代社会中,四立是生长收藏之始, 都是大节,要行盛大的迎接仪式。

人们把冬季和五方之北、五色之黑相配,所以迎冬仪式上,车旗服饰都要换成黑色。笙歌流觞,衣袂飘飞,皇帝率领三公九卿穿过竹枝的回廊,走过苍苔的阶影,一路浩浩荡荡迎冬于北郊。

迎来了冬,也就意味着迎来了寒。风飒飒,寒烟连着衰草,最是初冷乍寒难息。虽然距离真正的寒冷还有一段距离,但从北郊回来,皇帝要赐寒衣,要赈济孤寡,更要为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

1937年,在寒风乍起的日子,宁德市霞浦县城轰轰烈烈开展了为抗日将士募寒衣的活动。组织者们唱着悲壮的《寒衣曲》、《流亡三部曲》,涕泪纵横的民众纷纷捐款、捐物。寒衣节里的壮举,一直就绵延在中华的血液里。迫于生计的刘姥姥,也智慧地选择了秋尽冬初的时节一进荣国府。王熙凤二十两银子的小善意,于刘姥姥而言,是迢递于萋萋寒风中的莫大暖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也表示万物规避寒冷的方式——藏。

中国人含蓄描述冬藏: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地表的水结了冰花,地面以下的水凝成冻土,连飞鸟也潜入地下,化为蜃。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雉化为蜃”,是潜藏,更是蓄势,是为了来年春夏时节“蜃化为雉”的一飞冲天。

终,虽是结束,亦是开端。中国人在循环往复中找到当下积累的意义和趣味,找到了严肃机械的时间刻度上的诗情画意。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暮色幽深里,读到李白的《立冬》,忍不住笑出来。天寒地冻,暖炉美酒,月光皎好,懒懒散散、晕晕乎乎的诗仙,看到砚台里干涸的墨渍花纹,还以为是大雪落满了村庄呢。

月酒助诗情,立冬的江南,酒刚刚开酿。《诗经》里唱:“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此时,田家新粮已收,诸事妥当,冬水冷冽清澈,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宜酒的发酵。人们以新粮为原料,以田间地头的野草辣蓼为酒曲,用从立冬到立春的大约九十天时间,细细酿制这种风味独特、口感柔和的饮品——冬酿;因为立春才能成,《诗经》说它是春酒,又因是农历十月酿造的,更多人呼它为“十月白”;若是酒中添了淡的竹叶、黄的桂花,就成了让人浮想联翩的竹叶青、丹桂黄。

那是一场漫长而奇妙的等待,万籁俱寂的寒夜,酿酒的缸里发出类似螃蟹吐泡泡的吱吱声。因为怀揣着对春天的期盼,苦寒里的每个长夜,都变成了甜蜜的美景良辰。

其实所谓二十四节气,对古人来说不止是仪式感,更是在日出日落和四季变化时,与自然建立约定,产生呼应。

古代农耕社会,立冬后,农务闲暇,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的“三冬”,就成了贫苦人家的孩子专心读书的最好时节。

“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中国人读书,会根据季节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春天大声朗诵诗歌,夏天的琅琅书声得同步用弦配乐,秋冬要学礼读尚书。

三九严寒,盈门的白霜,让人清醒,窗口透进的残光,正好读书。

杜甫在《柏学士茅屋》中说“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程门立雪,囊萤映雪……抛开诗意的空间,寒窗的艰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他们没有锦衾、香炉避寒,冬夜苦读的学子,只能把双足埋于麦糠中取暖,或是把冻裂的双手在热水里浸泡,恢复知觉后继续抄书。《送东阳马生序》中,冰天雪地里,那位勤奋求学的学子,缊袍敝衣,负书前行,手脚都被冻裂了却不自知,脑海里只剩下求学读书这一件事。

三冬足文史,寒门出贵子。这些贫寒学子,严寒时节想方设法通宵达旦读书。《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会在冬日严寒难耐时,约五六个朋友,每天晚上绕城墙快速行走,以此“暖足”。他们边走边唱和诗文,直至天亮,然后大笑散去。22 岁就被拜为郎官的东方朔,幼时在三冬研习文史,研读兵法,还学会了剑术。

尽管缺衣少食是常态,学子们却总是拒绝别人的馈赠,盛情难却又将衣物转赠他人。条件艰苦算什么,对传统士人来说,书籍和文字天生就有让人获得温暖的力量;冷一点怕什么,安贫乐道,古人讲气节,寒冷正好用来锻炼气骨。

读书人忍寒如此,又何事不可为呢?

且,天、地、人,在冬天的藏匿、蛰伏、忍耐,会被春天回馈予满目光华。那时,红墙映日,新酒已成。

【创作谈】

中国古代学者根据四季更迭,将太阳周期换为基本等长的二十四个时间段落,设立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

他们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与风土为纬,依循节气安排起居饮食,也安排煮酒、簪花、焚香、苦读的雅致生活,那些质朴拙趣的日常,渐渐演变为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式生活艺术,成为了所有中国人诗意空间的一部分。

时光闪过的那一刻,偶然发现,节气也还承载着悲春伤秋的古代文人,他们的人生际遇、脾气秉性、诗文创作和节气是如此密切贴合。

于是,就有了《诗说二十四节气》的系列文字。

这是文字对节气的馈赠。

吴穷,岳阳市华容县职业中专高级讲师,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岳阳市中小学语言文字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