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青沙尖下是我家

 把老百姓当亲人看,把扶贫工作当自家事干。天祝县打柴沟镇多隆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自驻村以来,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当中,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暖民心,竭尽全力帮助群众迈上致富路。

来到打柴沟镇多隆村村委会,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李长春正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书桌上是他驻村六年来所作的35本笔记,其中有党章、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学习笔记、党员学习笔记等,但更多的是记有多隆村各项工作情况的笔记。35本笔记,一百余万字,字字句句记载了李长春驻村六年来为帮扶工作所倾注的心血与努力。

坐落在青沙尖山下的打柴沟镇多隆村,是一个纯牧业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176户572人。过去,多隆村部分群众的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低,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2017年6月,李长春到多隆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自此他就把“家”安到了多隆村,与村里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用心沟通。为做到精准帮扶,李长春跑遍了多隆村3个村民小组的每一户人家,并多次到老党员、老支书、群众代表、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整整一个月的走访调研,李长春详实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

天祝县打柴沟镇多隆村村民 祁学福:我们这个工作队队长相当好,经常到群众家了解情况,谁家困难马上给解决。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我家孩子(因为密接)被隔离后,家里的农活忙着顾不上,他就带着驻村工作队来帮着给我们摘豆子,相当认真。每家每户的经济收入、有啥困难、几口人了解的相当清楚,工作踏实的很,干的特别好。

为拓宽当地百姓的增收渠道,李长春鼓励群众种植高原夏菜,今年全村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850余亩,亩均收入6500元以上。积极联系县畜牧局开展技术培训,让养殖户学习养殖技术和技巧,全村养殖白牦牛3600头、岔口驿马120匹、天华美利奴肉羊新品种1.4万只。如今,特色种植养殖已经成为多隆村的支柱产业。2022年,多隆村人均收入达到21000元以上。

天祝县打柴沟镇组织委员兼党建工作站站长 胡永斐:自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全镇重点工作,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与多隆村村两委密切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镇党委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

谈起驻村工作,李长春深有感触地说:驻村就要有把家安到村里的觉悟,只有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把村里的老百姓当成自己的家人,才能把驻村工作认真干好。

天祝县打柴沟镇多隆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李长春:2017年,我来到打柴沟镇多隆村。驻村工作以来,我亲眼目睹了多隆村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这几年来,全村老百姓都住上了楼房,80%以上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现在多隆村老百姓的产业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今后,我将继续发挥好驻村工作队队长的作用,为多隆村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全媒体记者:吕光宇 徐世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