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健康信息化平台通过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四级甲等测评

11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测评结果,我市成为2022年全国通过区域医疗健康信息化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的3个地市之一。

据了解,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是目前验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否达到国家卫生信息化标准和成熟应用的最高检验,通过四级甲等测评意味着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达到了“区域统筹建设、数据全面共享、应用互联互通、流程便民惠民”的新高度,为下一步与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南融北接”和对接京津冀优势医疗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自2019年德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升级建设以来,市卫健委统筹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国家卫健委“46312”规划要求,建设了包括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个案三大基础业务数据库,部署区域影像、公共卫生、家庭签约、基层医院信息系统、综合监管五大业务系统,覆盖医疗机构行政管理、医护人员业务应用、群众便民惠民服务三个方向。在行业内联通了全市36个二级及以上医院、157个乡镇卫生院、2764个村级卫生室,实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档案和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行业外实现了与大数据局、公安、医保、民政等部门的互通共享,为市直各部门灵活共享医疗健康数据提供统一通道和“高速公路”。

围绕让全市居民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快捷,市卫健委利用平台开发了区域影像分级诊疗系统、电子健康卡统筹支付平台系统、“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系统等。其中,区域影像系统目前已经与11个县市区综合医院实现联网,形成了“乡镇拍片、县级审片、市级复核”三级影像分级诊疗新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影像分诊18149例,为基层群众节省影像诊疗费用360多万元。电子健康卡统筹支付平台系统则解决了百姓看病一院一卡、反复办卡、互不通用的难点堵点问题。如今,市民持电子健康卡即可完成看病就医、在线缴费等全流程服务,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卡内资金“一院充值,全市使用”。截至目前,电子健康卡累计交易金额2.1亿元,共计151万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实现提前预约,提升就诊效率。

此外,平台还拓展支付渠道,支持电子健康卡、身份证、社保卡多卡通用,看病就医支付更便捷;完善信息终端,随时可以查询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验检查报告等,目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健康网开放健康档案率为100%,便捷服务更“暖心”。

“市卫健委将以此次评审为契机,继续强化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健康信息系统。”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常树风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唐志梅 通讯员|王法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