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进城记

老杨进城记

广西百色右江农合行 覃信鸿

(一)

老杨今年六十出头,生活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浪坪镇达妹村下弄马屯,他的祖祖辈辈都扎根在这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海拔1500多米的高寒山区。这里石漠化严重,水是这里最稀缺的资源。“吃着望天水,走着烂泥汤,闻着猪屎味,住着石板房”是这里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从镇上乘车去到县城,需翻越桂西之巅的岑王老山,车程三个多小时,这九曲十八弯的陡峭山路,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

因为条件极度艰苦,村民陆续搬迁到条件稍好的土山片区和深圳市帮扶百色市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重点示范工程——“深圳小镇”,整个屯子只剩下老杨这一户“钉子户”,无论村干部如何动员他搬迁,老杨就是不为所动。

“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就一直住在这里,我家的祖坟在这里,等我老死了也要埋在这里。”老杨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村干部的好意。

这年初春的一天,村干部通知老杨到村部开会,参会的还有很多乡亲。“这个是小吴同志,是来帮助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大家以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小吴同志讲。”村干部向大伙介绍道。

望着眼前这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脸上挂着憨厚笑容的斯文小伙,老杨心想:“这个娃仔看起来像个学生,他能带我们搞出什么名堂来?”

后来,这个“学生仔”在他们这石头缝里可真是钻出“火花”来了:想办法帮村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解决建设饮水工程,安装村里的路灯……老杨还听村干部说其他村子也在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硬化村屯道路、修建村部办公楼、扶困助学等等。他才知道,小吴来自百色右江农合行,和其他村子里的驻村工作队员一共10人都是广西农信系统下派到他们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帮助他们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看到小吴亲自下地和乡亲们一起干活,老杨心里暗暗竖起了大拇指……

百色地处云贵高原南麓,受西南热低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每年夏秋两季会经常出现高温及低湿的天气。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老杨一家过得十分拮据,还要顶着高温在地里忙前忙后。五月天的烈日格外的滚烫,老杨眼前一黑,瘫倒在地里……

“杨叔你醒了,我去把医生叫来。”

 躺在病床上的老杨缓缓地睁开眼睛,迷迷糊糊中看到了小吴的身影,空气中夹杂的消毒水味刺激着鼻腔,让他渐渐清醒过来。

“现在情况稳定一点了,还好抢救得及时,不然问题就大咯。”医生告诉他。

“多亏了小吴同志啊,有人看到你瘫倒在地里,小吴同志及时赶到,背你走了一大段山路,然后开车送你来县城医院。”听村干部道完前因后果,老杨心里充满暖意,他充满感激地望着小吴,脸上挂着复杂的神情。

小吴抓住这次机会,向老杨详细介绍百色“深圳小镇”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杨叔啊,你要想想你自己,更要想想子女,在百色深圳小镇那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致富路径。党和政府推行易地搬迁政策,就是为了让咱们老百姓生活得更美好!”

经过小吴的一番耐心劝说和村干部多次动员,老杨这大半辈子的“一根筋”,这回终于“转过弯儿”来,他主动报名申请了搬迁…… 

(二)   

秋日里的百色依旧骄阳似火,但街道两旁新栽种的树木,像刚入伍的士兵,整齐的矗立着,渴望着成长。一幢幢崭新的住宅楼,学校,医院,商铺……这里便是老杨一家搬来的深圳小镇,位于百色市百东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汇集了来自百色市9个县市的18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从偏远的田林县老家搬到小镇,老杨的儿子儿媳通过小镇社区党委举行的招聘活动,在深百产业园找到了一份车间流水线操作员的稳定工作,女儿也来到了百色市的高中上学,孙儿也要开始读书了,为了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老杨寻思着找点活来做。

为了繁荣小镇经济,带动居民创业,百东新区管委会将一批商铺、厂房、农贸市场无偿地转交给小镇居委会,再由居委会转交到有能力的居民手中。老杨跃跃欲试,他和老伴打算找一个铺面来售卖家乡的土特产和小吃,获得更多的收入补贴家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小镇铺面的招租竞价活动中,他没能竞价到合适的商铺。得不到商铺,仅凭儿子儿媳在厂里流水线的工资,还是很难维持家里的生活,这可愁坏了老杨。

社区党委的田书记了解到老杨的情况,他知道商铺对于这个刚从田林深度贫困的老家走出来,亟待振兴的家庭之重要性,在竞价结束的第二天,田书记就向上级部门反映了老杨的特殊情况,在政府的协调下,老杨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商铺。但是有了商铺,没有资金,要怎么创业呢?

……

一天上午,老杨正在做饭,听到了门外清脆的敲门声。

“您好,请问杨叔在家吗?”

老杨打开门,眼前站着几个身着红色马甲的小伙子笑眯眯地看着他。“请问你们是?”

“杨叔啊,我们是百色右江农合行四塘支行的客户经理,这段时间我们来小镇走访客户,了解到您的情况,给您排忧解难来了!”

“你们讲慢点,你们是哪里来滴?”

“杨叔啊,我们是百色信用社滴,我们是来帮助你滴!”

“噢,原来是信用社的同志,在我田林浪平老家有一位小吴同志,他也是你们信用社的同志,他还救过我一命哦!你们快进来,请坐请坐,我给你们倒水喝……”

因为老杨年过六十岁,不符合贷款的条件,客户经理根据老杨的家庭情况,最终向老王的儿子发放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贴息贷款。

“杨叔啊,你们老家的这些土特产和小吃,还可以拿到我们广西农信的‘利农商城’线上推广,您不用怕没有销路。”  

老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谢谢你们,谢谢信用社同志对我们家的帮助,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咯!

(三)

大清早,隆隆的“礼炮声”打破了小镇的宁静,在送孙子上幼儿园的路上,老杨看到致富街有一户商铺门前张灯结彩,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从那里走出来的人们手里拿着礼品,最前边那个,笑容满面手里提着一袋大米,那不是他的邻居李阿姨吗?

“李大姐啊,前面那里是在搞哪样活动啊?”

“农村信用社的新网点在我们深圳小镇开业咯,以后我们去存取钱方便啊,今天去办理业务就有礼品拿咧,今天晚上还放电影给我们看,到时记得带孙仔一起过去看啊。”

 老杨深情的目光望过去,脑海里画面在一帧帧地浮现在眼前。“是他们,是他们,他们又来送温暖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