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泽库镇:“信用+志愿”打造文明乡村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威海文登区泽库镇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以文明实践助推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体系建设深化文明实践内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信用活动载体,推动建设“文明实践基地”和“信用惠民点”,通过信用体系激励群众积极参与文明乡村治理,让村风民风更加文明,乡村思想文化阵地更加牢固,乡村振兴大踏步向前迈进。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激发乡村共治热情

为了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加快志愿者队伍建设,今年来,泽库镇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平台的注册和使用。自5月份平台注册使用以来,平台注册志愿者3000多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20万小时,实现了志愿服务电子化管理。同时将文明实践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统筹管理、同步推进,定期组织开展村级志愿服务管理员和信用管理员培训活动,加强双方工作协调与配合,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顺利进行。

结合相关重点工作,泽库镇充分挖掘各村特色,整合原有队伍成立了89支志愿服务队。多年来,各村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和乡村建设,组织开展了理论宣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为”志愿服务、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移风易俗、全环境立德树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极大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形式和内涵,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依托志愿服务平台的搭建以及“志愿+信用”活动的开展,泽库镇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通过阵地建设、惠民场所建设,不断引领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有力增强了群众自治的积极性,以及对村级事务、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文明实践在泽库镇开新花、结硕果。

建设文明实践基地 推动资源高效利用

如何让闲置资源实现高效利用是乡村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去年以来,泽库镇周家村把农民不愿种、种不好、没有能力经营的土地流转出来,化零散为“一体”,打造信用农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并将其划分为四个责任区,成立四支志愿服务队,由志愿者负责对每片责任田进行日常管理,根据服务时长获得信用积分,忙种和收粮时节,信用农场形成一片“志愿蓝”的靓丽景象。

截至目前,泽库镇共整合镇级11处共计1800余亩“信用农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以“志愿+信用”的方式开展日常经营管理,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志愿者,参与到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中来,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同时,泽库镇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使用率,创新性开展“农机共享”服务模式,统筹协调共享农机资源,积极组织进行收晒作业,确保颗粒归仓。各村还开展志愿者结对服务等多种信用模式,通过以志愿时长换取农机服务时长、志愿者拉帮互助等手段,进一步提升了农场工作效率,节约了村级支出,形成了一批“志愿+信用”服务品牌。

“无形”信用“有形”赋能 深度强化信用惠民

为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泽库镇不断丰富信用惠民场所建设,不仅实现了村级信用超市、村级幸福餐桌、村级洗浴中心、村级净化水点的全覆盖,也成立了镇级商家大联盟,释放产业活力,不断激发辖区群众参与志愿活动的内生动力。

同时,为树立典型、激励群众参与,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每季度各村积极组织信用表彰和集中兑换,每年镇级组织对全镇“优秀志愿者”“信用之星”进行集中表彰,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更多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发展,积极投身信用体系建设,争做“诚信村民”。

“无形”信用“有形”赋能,让信用真正转变成为看得见的“财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乡村文明隐形的翅膀,调动起更多居民参与的热情,构建起泽库镇同心同德、共建共享的乡村文明治理新格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