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汇聚法治合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法治素养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

为进一步夯实全面依法治市的青少年群众基础,近年来,十堰市委依法治市办、十堰市司法局把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积极汇聚法治合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法治教育讲座进校园

重部署,加强顶层高位推动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十堰市委印发法治十堰建设规划、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八五”普法规划,均明确要求“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法治建设年度绩效考核与法治督察等工作中。

今年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之年。为突出“未来工程”的法治教育,今年1月,十堰市委宣传部、市创文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联合制发《“八五”普法期间全市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统筹安排全年度重要普法活动主题40项。通过清单式、项目化高位推进“一月一主题、月月有精彩”活动,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

4月,十堰市委依法治市办、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十堰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市直相关部门、驻堰高校等单位进行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健全青少年普法工作机制。

聘任法治副校长

强素质,构建普法专业队伍

“感谢学校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认真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10月28日,接过十堰高级职业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书,十堰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树群郑重承诺。

为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做好法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十堰各地各部门编写或购买青少年学法资料,确保在校生人手一本。1800多所学校均配备具有相应法律知识的法治课教师,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

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开齐开足《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并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宪法宣传日、戒毒教育等重要主题,积极开展“宪法晨读”、以案说法、法治征文、法治书画展等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法治活动。

截至目前,十堰市公检法司系统共推荐665名在职工作人员加入法治副校长人员库,全市639所中小学校普遍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

该市还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市县两级共631名普法讲师团人员、4914名法律明白人、广大普法志愿者广泛进入学校,宣传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注重法治文化与校园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相结合,通过校园橱窗、法治宣传廊、电影展播等载体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观赏性、趣味性、生动性。

如今,百二河上新建的清廉文化主题公园成为青少年打卡圣地,十堰市“十进十建”青少年学习实践基地、郧阳区公众法治体验馆、竹溪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竹山县施洋烈士纪念馆里青少年人头攒动……全市科技感、互动性十足的青少年学法场所遍地开花。

青少年模拟法庭

凝合力,筑牢多元新格局

“现在开庭!”

今年5月22日,十堰市茅箭区法院邀请多个学校学生代表来院开展模拟庭审活动,小小审判长清脆的声音在审判庭回荡。

近年来,十堰法院积极为青少年、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青少年维权案件提供便利,通过邀请师生走进法院、带领干警走进校园等活动,让孩子们和国家工作人员“零距离”“沉浸式”体验庭审过程,接受法治熏陶。

青少年法治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全社会的合力。

“一月一主题”普法活动充分调动了“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提升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平安课堂”“希望家园”等有声有色的活动精彩展现了“大手拉小手 普法一起走”的美好画卷。

家庭法治教育不可替代,家长与孩子“双向奔赴”才有意义。《家庭教育促进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家长“依法带娃”观念,引导了全体家庭成员共同用法治点亮青少年前行路上的“灯塔”。

“我们将坚持普法从娃娃抓起,持续加大青少年普法力度,为青少年撑起一片广阔的‘法治蓝天’。”张树群说。

(湖北日报通讯员张娟华)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