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榴说科普·新疆秘境寻踪丨艾比湖的神秘面纱下有什么?

艾比湖区域秋景。于苏甫·艾尼摄

  记者 刘东莱

  这是个神奇的湖泊,一年之内可以从“大壮汉”变成“小胖墩”。

  这是个神秘的湖泊,湖心死寂一片,湖边却生机勃勃。

  这更是个重要的湖泊,一面湖,却影响着北疆乃至西北,华北的天气变化,湖的一些“遗产”,甚至可以纷纷扬扬降落在东海之滨。

  天山北麓,艾比湖到底是个怎样的湖泊?事实上那片无风时澄净如镜,大风时波翻浪涌的湖区,秘密层出不穷。

  首先是“变身”。每年春季,艾比湖的面积就会迅速增大,可以到700至800平方千米,但一到秋季,就会缩到约400平方千米。“这是由不同季节入湖水量和蒸发量等因素决定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均力说,“干旱区湖泊都存在这个特性,艾比湖体现得很明显。”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干旱区的湖泊没法像南方湖泊那样从降雨里补充水量,主要依靠河流和地下水补给,因此随着河流入湖水量的大小和气温的高低不同,湖内水量会有显著的变化,而艾比湖又很浅,就像一个碟子,水量稍有变化,岸线就会出现很大的盈缩。

  正是在这盈缩过程中,艾比湖对整个中国北方的影响力形成了。李均力解释:这是一个矿化度高达60g/L至200g/L的盐水湖。湖床中土壤里有极高的盐分。一旦湖水退去,湖床周边土壤裸露后,阿拉山口大风呼啸而来,将饱含盐分的沙土卷上高空,盐尘就此形成,它们浩浩荡荡东进,所到之地,沙尘漫天,农业减产,其中一部分借助大气环流,可以走得非常远。所以艾比湖保持足够水面,护佑的,是远超出新疆的区域。这些年新疆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入湖水量相对稳定,这功劳大着呢!

波平如镜的艾比湖。于苏甫·艾尼摄

  无风时,艾比湖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空之镜”。所有的盐湖均是如此,因为超高的盐分,湖水里微生物很少,更谈不上有鱼了。藻类等的缺失让湖心着实“清心寡欲”,什么都没有,水因此极为透明。

  但出人意料的是,湖边却有水鸟飞翔,原因在于湖区周围的湿地。它们是独立于大湖的水系,由地下水或山间径流在流向艾比湖的中途形成,多为淡水或淡咸水湖。生命在这里可劲儿撒欢地繁衍。这片神奇的大湖,湖心近乎死寂,但周边水泡和河流入湖口却生机勃勃。

在艾比湖边湿地觅食的水鸟。于苏甫·艾尼摄

  艾比湖还蕴藏着巨大的财富,那就是被称为“软黄金”的卤虫。世界上绝大多数水产养殖都以卤虫为饵料来源,仅此一项功能,“软黄金”就名副其实。但实际上它们不光有经济价值。这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卤虫,是抵消艾比湖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力量,每年9月左右,成熟期的卤虫壳变红,从高空俯瞰,湖面呈现一大片一大片的红色,这是壮观的红,是绝境中生命的涌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