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超过30%,这种病有12个预兆要警惕

刚刚进入11月,微博热搜就出现了4次与心梗有关的事件。11月1日,94版《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陆树铭离世,享年66岁。

据其徒弟郭少杰讲述,“师傅这段时间一直有些感冒,身体也不舒服。去世当天清晨,陆树铭起床后在家看球。也不知是看球激动,还是其他原因,只听到陆树铭咳嗽了几声,并感到胸闷,之后就陷入昏迷,家人赶紧送医抢救,经抢救无效病逝,前后也就2个多小时。”

11月2日,香港影圈知名动作指导、“反派”专业户徐忠信去世,享年70岁。

11月2日,河南女教师上网课时疑遭“网暴”导致心梗去世。

11月4日,原足球运动员王涛心梗去世。

除此之外,近年来还有不少名人也是突发心梗去世,让人十分惋惜。

左右滑动查看

不久前,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中,更是有50多人出现心跳骤停的情况。

No.1

年轻人心梗发病人数逐年递增

自2002年起,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1990-2019年,45岁以下年轻人急性冠心病(心梗为主)发病人数正在逐年上升。

近年来,年轻人的心梗发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100万人。每18-20秒,就有心梗事件发生,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0%。

2022年年初发布的《全国253家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分析(2019-2020)》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总住院死亡率为4.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外总死亡率为6.0%,明显高于院内(4.0%)。心肌梗死的救治,时间是关键,当心脏、呼吸骤停时,黄金抢救时间仅为4-6分钟,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发文介绍,心脏骤停后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心脏骤停后

3秒—黑朦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晕厥

15-30秒—全身抽搐

45秒—瞳孔散大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10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进入“脑死亡”“植物状态”

No.2

12个心梗预兆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从20多年临床工作8000多例手术中总结出了心梗预兆,其中不少案例在教科书上没有提到过:

  1. 双耳突聋

  2. 脐周疼痛

    对于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现脐周疼痛,要高度怀疑心梗前兆。

  3. 脚底疼痛

    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都反映会出现脚底针刺一样的疼痛。

  4. 睁不开眼睛

    虽然目前无法考证心脏缺血和眼睛之间的关系,但是张健提醒,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甚至睁不开了,也要关注一下心脏。

  5. 左腿酸麻胀疼

    左腿酸胀,对于高危人群,也要警惕心梗。

  6. 胸口感觉被胶带缠绕

    胸口感觉被胶带缠绕或有一种被束缚感,要当心是心梗的预兆。

  7. 牙痛

    高危人群,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问题,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确实存在牙病,特别容易误诊漏诊。

  8. 头晕

    头晕是很多疾病中都能见到的症状,也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9. 肩胛骨疼

    高危人群伴有肩胛骨疼痛的要注意,这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10. 左上肢无力

    左上肢无力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表现就是左侧肩胛骨和左上肢不适、酸胀,有的人感觉使不上力气,检查发现是心肌缺血。

  11. 突然变懒、乏力

    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当中比较常见。而且没有其他心梗症状与不适,唯一的感觉就是乏力,嗜睡,不想动,这时就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问题。

  12. 头疼

    高危人群且伴有头疼的,也要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No.3

拯救心梗患者的“绝技”

要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外救治率和水平,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心肌梗死发生时的救命技能:心肺复苏术。

步骤1:判断意识

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注意,在做此步骤前,当我们发现有人昏迷或有危险情况,上前观察或施救前,要先观察周围环境,保证安全,避免患者和施救者发生意外。

步骤2:检查呼吸

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

步骤3:呼救

来人啊!拨打120!喊医生!拿除颤仪!

步骤4:胸外心脏按压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步骤5:打开气道

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步骤6:人工呼吸

进行人工呼吸前需要抬起患者的下巴,保证患者气道完全开放、通畅,错误的抬头方式无法保证完全实现目标,同时还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500-6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步骤7: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

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步骤8: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No.4

远离心梗5大要素

除了掌握急救技术,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养成良好习惯,远离心梗诱因。

1.改变生活习惯

戒烟、保证睡眠充足、饮食清淡,一日三餐中多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钾的食物。

2.适当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心脏贮备能力低下,当突然间超负荷运动时,容易引起心绞痛。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都有助于增强心功能。不过,冠心病患者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治疗。

3.保持情绪稳定

长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大喜大怒,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很大,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定期体检

每年参加一次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中老年人。

5.做好防寒保暖

秋冬季节,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冻”到心脏。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的中老年群体更要注意,外出时要穿好衣服进行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文:席念楚

编辑:李志鸣

校对:耿静

审核:叶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