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组建抗疫志愿组下沉市北区大港街道

本报11月10日讯 密切配合、并肩作战、集中力量办大事……近日,在大港街道的社区核酸采样点,有一群“大白”帮忙维持秩序,同时为如何提高采样效率总结经验,赢得了居民们的好评。他们就是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担任的抗疫志愿者,冲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光和热。

张可功在普吉社区参与抗疫。


刘志荣在采样点解答居民问题。


凌晨4时起床、4时30分出发、赶在5时前抵达普吉新区小区的下沉广场,引导居民们有序开展核酸采样工作……从11月4日开始,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副主任张可功主动请缨,成为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抗疫志愿组的组长之一,带领小伙伴们吃住在社区,下沉到了大港街道普吉社区抗疫一线,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一道为居民们运送物资、录入数据,还要负责联络。11月10日,记者见到他时,手机不时地响起,协调解决疫情防控的大情小事。“早上我们是不敢喝一滴水的,穿着这身防护服就要把工作干到位、落到实处。”张可功告诉记者,为了让居民们高效完成核酸采样,保证在中午12时前全部完成采样工作,10日普吉新区小区的核酸采样点已经从5个点扩容到了7个点,大大方便居民们尽快采样,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

在华阳路与青海支路路口的核酸采样点,抗疫志愿组二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副主任刘志荣在现场引导居民有序开展核酸采样。同样,如何帮助居民们高效完成采样是他这些天来努力的方向。“每天7点到8点是采样点人最多的时候,有人急着做完核酸去上班,也有学生着急做完上网课,还有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调不出健康码,我们在现场发现需要帮助的情况会立即给予解决。”刘志荣表示,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常常被居民们的高素质感动。“有的家长替孩子排队,等孩子来了,他就自觉地退出来,不占用绿色通道采样;还有个大爷行动不便拄着拐杖,问我‘师傅我能违个规吗?’我把情况和排队的居民一说,大家都自觉地让大爷走绿色通道检测。”刘志荣告诉记者,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还有70多岁的网格书记,“看到大家为了疫情防控都这么拼,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到位。”

据悉,青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组建的抗疫志愿组首批共计45人投身市北区本轮疫情防控一线,与市北广大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同心抗疫。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摄影 栾丕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