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出“入海口城市”概念 东营为何要搭建这样一个全球平台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1日讯 入海口城市,简单从字面可以理解为江河入海沿岸城市,与沿河城市、沿海城市一样从地理位置决定其属性。在11月10日的东营“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大会”上发布的《世界入海口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让入海口城市有了更深层次的概念和发展方向,定义此类城市为一类将河流、陆地以及海洋多样化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特殊类型城市。而东营这次举办的大会也是首次以“入海口城市”为切入点召开的国际性会议,积极探讨“入海口城市”共同合作发展的“伙伴计划”,发布众多重要研究成果,对东营推进国际城市交流合作有着积极意义。

打造生态产品价值,东营成为“入海口城市”概念首发地

河流与海洋交汇处的海岸带上发育的城市,具有河流海洋交汇、陆地海洋统筹融合等特色。目前,全球有着50个大江大河入海口城市,广泛分布于6大洲,其中分布在亚洲的数量最多为19个,如此众多的城市中,为何选定东营?

“东营有区位优势,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全球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和栖息地。这里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等因素,”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围绕大江大河入海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讲述了“东营样板”,肯定了东营拥有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良好基础,并具备了样板的先天条件。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世界入海口城市的典型代表类型之一,东营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入海口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型城市转型、河海文化传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河海相拥的东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旺、文化兴、活力强的绿色崛起之路。”《世界入海口城市发展研究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明星认为东营在生态修复、新旧动能转换与低碳发展转型,科技创新促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积极对外开放、宜居城市建设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是东营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陈明星表示,他能感受得到东营的未来可期,“在当下这么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在探索这种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方面,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近年来,东营市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林海滨介绍,东营在世界入海口城市当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东营成为这次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大会的首选举办地。

发布《东营倡议》等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开幕式上,发布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世界入海口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三个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友好公园结好、国际青少年“黄河文化”交流营、国际候鸟护翼行动计划,同时发布了《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东营倡议》,“世界入海口城市伙伴计划”正式启动。

其中《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东营倡议》由东营市率先提出,会前与各参会城市进行了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

“东营倡议”中强调,期望未来加强入海口城市间互鉴合作,推进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媒体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及交流,打造国际绿色发展合作机制和平台,共同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韩国群山市、尼日利亚卡拉巴尔市、意大利利沃诺市、江苏省盐城市……国内外入海口城市代表在倡议书上落笔,东营倡议的发布引起世界关注。“营口市将积极响应《东营倡议》,加强与入海口城市在各领域的交流互鉴,特别是以世界入海口城市伙伴计划为平台,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与各城市间的国际交流、精诚合作,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起‘蓝色力量’,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辽宁省营口市市长姚华明说。

随着大会的召开和倡议的发布,大会还启动了“世界入海口城市伙伴计划”,推动相关城市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共同研究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重大课题,促进人才交流、资源共享与项目合作,为入海口城市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及方案。

一场世界级大会,7项重要成果发布,入海口城市概念从东营黄河口传播到全球大江大河,东营也借此契机与世界入海口城市搭建起合作共赢的新型城市合作关系,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穆广辉 报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