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县域一流!荥阳配电网无故障运行100天

大象新闻记者 梁新慧 通讯员 周二严 丁雅楠 蒋琛

“昨日未发生10千伏故障,2022年已累计实现10千伏无故障日100天!”12月10日上午八点半,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发布的每日配网运行情况通报,显得尤为与众不同。这一天,标志着荥阳市供电公司2022年度圆满完成“百日无故障”攻坚任务,实现全年配电网无故障运行100天。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一】投资5645万元,打造坚强配电网

作为以向乡镇地区供电为主的县域配电网,荥阳地区配网设备多、线路供电半径大,单线所带配变、用户多,整体联络率较低,成为运维工作的难点。

与此同时,荥阳地区的配电网以架空线路为主,鸟害、大风、暴雨等外部因素,也成为长期困扰运维人员的难题。

为了不断改进供电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2022年初,荥阳供电公司党委研究决定,以开展“配网百日无故障”攻坚行动为抓手,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多措并举,开展配网全面攻坚,全力打造省内一流县域配电网。

于是,他们对荥阳配电网现状进行“把脉”,分析公用线路负荷分配和互联互供情况,坚持以提升配网网架结构、建设坚强配网为目标开展项目储备立项,持续提升线路联络率,补齐荥阳配网短板,其中2022年联络类工程总投资为5645.4万元,占全年总投资总额56%。

在实施阶段,他们优先推进自愈示范区与联络工程建设,按照里程碑计划高质量开展工程建设,优先考虑不停电作业实施的可能性,现场确定作业方式,大幅缩短停电时间,实现了低时户、高回报。

【二】开展不停电作业956次,消缺1048处

正如私家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电网设备也需要根据日常运行情况,定期开展“保养”。

通常情况下,检修设备的同时,无法避免用户短时停电。于是,电网检修和对外停电便成为了提升供电可靠性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在“春灌”这一争分夺秒的播种灌溉关键时期。

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今年2月25日上午,他们本着检修、春灌两不误的原则,紧盯急愁难盼,联合郑州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在高村乡高19板高真线32开关检修工作中,开展第四类不停电作业更换柱上断路器,在消除了线路较大隐患的同时,确保了所带111台配电变压器的持续可靠供电。

本次不停电作业,打响了“百日无故障攻坚”的第一枪。

这样的不停电作业,也只是今年多次工作中的一处缩影,“持续、可靠”四个字,更是始终贯穿了2022年的配网运维工作。

在带电作业班的不懈努力下,今年荥阳供电累计开展不停电作业956次,消除各类隐患缺陷1048处,全力确保配电网安全运行。

【三】检修“一停多用”,户均停电时间下降45.5%

在大力践行不停电作业的同时,一线人员在运维中也遇到了难题。

作为主要面向乡镇地区供电的配电网,线路架设的位置多数都在农田或丘陵之中,部分线路甚至处在黄河滩区,交通情况及地理位置,不仅在无形中限制了不停电作业的开展,同时沿黄河地区的设备在春季也长期因鸟窝等异物故障频发。

为此,他们开展差异化检修改造管理,组织开展“下火线”、“铜铝线夹”、“并沟线夹”“鸟害树障”等各类隐患专项排查治理行动,对隐患逐一立档建卡。

同时,他们还结合每月线路改造工程及停电计划,针对已排查出的隐患设备同步完成停电区段的综合检修方案,在开展设备升级改造的同时,同步对线路隐患做好“集中综合检修”。

通过大力践行“一停多用”原则,全年累计完成67条次线路的综合检修工作,停电检修设备413处,清理鸟窝等异物531处。

据悉,2021年度荥阳发生的27条高故障线路已全部消除,2022年度新增的2条高故障线路也已全部治理完毕,切实做到了“消存量,遏增量”。通过大力推广综合检修,截止11月底,全年停电产生时户数14677.5时户,同比下降70.3%,户均停电时间2.042小时,同比下降45.5%。

【四】瞅准时机集中治理,消除通道隐患6521处

众所周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有很多,通道树木则是最重要的隐患之一。

荥阳市中心城区,因通道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城区内的配网线路基本均为架空线路,绿化树木与架空导线间的树线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度夏期间,发生雷暴强对流天气时,因树线距离不足导致的跳闸停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供电可靠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荥阳供电主动发力,持续开展治理。特别是10月以来,他们充分结合季节特点,利用秋冬季节和疫情管控期间车辆人员较少的有利时机,组织各供电所持续开展树木通道不停电集中治理,累计治理树障、线下异物等通道隐患6521处,配网供电可靠性得到明显提升。

每年夏季,因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多是配网故障高发季节。

面对这样每年一次的大考,他们变抗灾救灾为防灾减灾,针对各种配电设备,在夏季来临前提前开展防汛隐患排查,做好防汛能力提升,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努力,今年度夏期间,荥阳地区配电网运行总体平稳,未发生设备受灾情况,圆满完成度夏防汛任务。

【五】带电检测全覆盖,日均消除设备缺陷3.2处

在日常巡视中,除去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近线树木、鸟窝异物,以及电气设备的连接触头发热等明显隐患外,绝缘子、设备线夹的细微裂缝,电气设备表面绝缘的延面放电等也同样是困扰运维人员的难题之一,这类隐患隐蔽性强,难以在日常巡视中发现,但在雾气、水气较大或寒潮天气下,成为线路故障的“导火索”。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着全面提升运维能力,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隐患,做好设备精准检修工作的原则,他们经多方协调,为辖区内12个供电所升级换代带电检测仪器,通过超声波检测及红外测温等方式,细致排查,力争在设备缺陷处于小微阶段即完成治理。他们还将带电检测纳入日常的巡视中,作为常规运维手段持续开展检测。

通过加强带电检测工作,持续开展精益化运维,目前日均消除设备缺陷3.2处,全年故障停电率同比下降73.57%。

【六】188条配电线路一级保护,基本改造到位

长期以来,荥阳供电始终践行运维、改造两手抓的措施,在规范开展各项运维检修的同时,同步完善配网线路的各级分段保护。

多年来,由于柱上断路器的改造不及时或安装位置不合理,导致线路中某一设备发生故障时,极易出现停电范围过大的情况,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因线路末端的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全线停电,不仅对整体供电可靠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因停电范围过大,运维人员在查找故障时的难度也直线上升。

面对这一长期存在的痛点与难点,他们充分利用技改大修项目资金,开展线路保护的集中治理工作。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首先选择往期故障率较高的高村、王村片区线路开始改造。按照“完善一级保护,优化分段保护”的原则,持续优化开关布点,将故障区间控制在最小范围。

自2021年起,他们累计完成新增、改造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273台,辖区内188条配电线路的一级保护已基本改造到位。

【七】创新引领新发展,多次实现“省内领先”

要想减少线路复电时间,他们还想了一个创新的好点子——“配网自愈示范区”。

顾名思义,线路城区配网线路就像人一样,运行久了也会感冒发烧,从前人工现场排查、确定故障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有了“配网自愈示范区”,系统可以自动快速确定故障点,快速完成故障隔离和负荷转供,将复电时间由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要想实现“自愈”功能,少不了智能开关的帮助。荥阳公司在完成辖区内各条配电线路柱上一二次断路器的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将智能开关作为切入点,逐台接入配自系统中。自2021年来,已累计完成传动并接入配自系统开关共计406台,线均配自开关2.15台,使得运检人员在查找故障时,可以精准的前往故障区间,城区内的配网线路整线故障率较去年下降67.86%,实现“用户故障不出门,分支故障不进站,干线故障不全停,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抢修“绕弯路”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线路用户的整体供电可靠性。

在日常运维工作中,他们持续探寻、应用配网智能新科技。今年,他们通过累计加装的721台智能故障指示器,协助一线人员直达隐患或故障区段,针对性开展检测或消缺工作,有效助力运维水平再提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荥阳供电还实现了省内首次配网无人机智能巡检、省内首次无人机带电绝缘喷涂工作,进一步探索智能新科技,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赋予电网发展新动能,为科技提升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