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 丽江市审计局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工作总结

近年来,丽江市审计局坚决落实审计署关于投资审计转型发展和试点单位工作要求,在云南省审计厅的领导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严格依法履职,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扎实推进投资审计转型发展。

一、观念“三转”作引擎驱动“三个转变”

推进投资审计“三个转变”不断深化,要实现思想观念的“三转”,即:投资审计人员审计理念要转、党委政府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要转、建设单位对投资审计“以审代结”的需求要转。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清理完善制度,坚决纠正“以审代结”、“以审代管”的错误做法,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二是连续两年组织行政企事业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共600余人次参加审计实务及项目管理专题培训,通过解读审计政策、投资政策,剖析建设管理案例,着重厘清建设单位管理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审计部门监督责任,推动投资审计回归监督职能,促进行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履职,建设单位主动发挥项目管理“引擎”作用;三是科学整合审计资源,夯实审计质量,用审计成果向党委政府汇报转型成效,突出审计成果服务优势,营造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投资审计转型的工作环境,保障转型有信心、有成效。2017年至2022年10月,共完成投资审计项目金额391亿元,查出问题金额26亿元,挽回损失浪费资金5.49亿元,向纪检监察和行业主管部门移送问题线索51件。如图所示,2017年以来,通过不断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项目资源),审计发现问题类型、移送数量逐年上升,审计质量明显提升。

二、规划计划作牵引拉动“三个转变”

围绕“审计目标是什么、审计项目有什么、审计重点是什么”精准发力,做到长期有规划,年年有计划,执行有保障。一是谋长效。着力促进行业规范,统筹全市审计力量,以“三年一行业”为目标,锁定问题突出行业,确定未来三年的审计重点。2019年,对本年度审计报告审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将水利行业列入三年计划,组织市县共同开展了29个水利项目审计,查出问题金额1.2亿元,移送问题线索23件,有效促进水利行业规范管理。二是定计划。聚焦重大建设项目主责主业,围绕丽江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三大目标发展定位,将国际重要湿地、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乡村产业发展等25个重点项目纳入计划,占总计划的54%。三是上下统筹。统筹做好全市项目数据库,定期更新,上下联动,分类实施。近3年,对县级审计机关报送的审计难度大、协调难度大的18个建设项目列入市级计划,保障年度计划顺利执行,审有成效。

三、节点管理作长鞭策动质量提升

一是开展全市投资审计质量专题研讨。每年组织投资审计质量专题研讨会,总结好的经验,深入研究典型案例,创新方法运用,提高审计质量,培育优秀审计项目,营造创先争优氛围,实现投资审计优秀项目“0突破”,现有4个项目获得省级、市级表彰。

二是开展投资审计质量专项巡检。近年来,云南省审计厅开展全省投资审计“三个转变”质量巡检及“回头看”工作,丽江市审计局对县(区)审计局开展了审计质量专项检查。通过巡检规范审计程序、审计现场管理,补齐工作短板,提高项目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三是抓实抓细现场管理。认真落实审计现场管理办法,严格审计组长负责制,加强审计现场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审计风险,严把审计质量,确保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同时,通过现场踏勘准确描绘项目全貌,邀请专家借梯登高解决技术难题,现场打孔开挖取样锁定实物证据,入户走访调查听取实情反馈,扎根审计项目第一现场,获取第一手审计证据,向审计现场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四、多维度结合作齿轮推动效能发挥

一是点上发力查问题。坚持精心谋划研究,以项目为点铆劲发力,拓展审计关注面,深挖问题根源,揭示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在某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就合同外新增单价异常事项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证据资料,但其管理人员拖延时间“打太极”,主要负责人口头答应实则拒绝提供。为破解僵局,审计人员通过项目前期资料,以设计概算为轴心,连接“三图”(施工图、设计变更、竣工图)、比对“三清单”(预算清单、变更清单、结算清单),发现多项建设内容从主体施工合同中违规剥离并随意提高建设标准后另行发包等重大问题。顺着变更这条线,向上收集各节点决策,与监理、施工单位开展审计谈话,深挖细查,查实问题根源为建设单位领导干部未经集体决策,随意变更设计,并涉嫌收受贿赂,伙同施工单位套取项目资金。为查深查透问题,审计人员深挖招标投标程序,顺着资金流向,延伸到资金最末端的施工单位,查出个人非法承揽工程等问题,形成证据链,将整个问题线索移送相关部门。根据审计移送线索查实贪腐窝案,查处多名厅级、处级领导干部。

二是线上发力促规范。2020年出台了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意见,明确要求强化行业监管、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健全联合惩戒机制,审计部门将发现问题及时移送,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处理,促进行业规范。近年来,推动丽江行业主管部门启用市场信用考核机制,处理处罚对监理单位监而不理、造价咨询单位结算审核流于形式、施工单位弄虚作假等问题10余起,如:某项目施工单位串通投标,住建部门根据审计移送问题,对5家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处理处罚;某项目审计发现,造价咨询单位结算审核多计价款仅4‰,经审计查实弄虚作假、结算不实金额占比23%,交由交通部门对造价咨询单位进行罚款。

三是面上发力促管理。每年统计上年度审计发现问题,认真分析,找准问题根源,形成年度审计综合情况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以审计专报、要情报市委市政府。近年来,24份审计报告、14份要情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由市纪委牵头责成行业主管部门规范管理、建设单位主动履职,重大案件得以查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结算不实金额占比从2017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5%以内(根据审计项目统计年平均值),推动建设单位完善和出台管理制度30余份。

五、多措并举作链条推进审计整改

一是时点督促抓整改。紧盯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以一项目一清单、一月一跟踪、一季一督促、一年一联动为抓手,分阶段推进整改工作,保证整改不留死角。如项目审计发现,抽查标段存在隐蔽工程弄虚作假、结算不实300余万元,要求建设单位全线清理整改,建设单位按照审计意见自行整改,挽回损失浪费资金800余万元。

二是高位推动助整改。每年市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强化联动推进整改,形成党委重视、政府主导、人大监督、纪检督查、审计跟踪、部门负责的联动机制,形成整改工作闭环。2020年起,丽江市将整改纳入全市综合考评,该指标占分值5%,有13个部门在年度综合考核中就该项指标被扣分,引起部门高度重视,今年,前三季度整改率显著提升。

三是纪审联动促整改。与市纪委联合推动健全完善审计整改责任体系,出台了两份联合督促整改的工作机制,强化协作配合、延伸审计整改链条,以监督合力督促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如某项目存在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经审计多次督促,被审计单位拒不整改,随后市纪委跟进调查,被审计单位及时清退158万元并上缴国库。

接下来,丽江市审计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站位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投资审计转型发展,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走好新时期投资审计赶考之路,当好新时代经济监督工作的“答卷人”!(李新梅系云南省丽江市审计局副局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