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警惕!这样喝水可能致命,阿婆因此住进ICU!医生提醒

日期: 来源:半岛晨报收集编辑:半岛晨报

近年来

喝山泉水成了一种潮流

不少小伙伴都有过拎着大桶

专门跑到农村、山区

灌装清澈山泉水的经历

尤其是各位注重养生的阿伯阿婶

他们认为山上的水无添加、纯天然、

口感还嘎嘎好

用来泡壶靓茶、煲口靓汤再合适不过

可这山泉水真有这么好吗?

说实话并没有!

这里面还可能暗藏着“危机”

近日,深圳市人民医院发布提醒

千万别乱喝山泉水

到底咋回事

看看下面这位深圳阿婆的经历

你就知道了

阿婆回了一趟老家后

突发急症进了ICU

不久前,在深圳居住的李阿婆(化名)回了一趟老家。她的老家位于农村,周围山清水秀,周边有不少自山涧流出的山泉水。

跟不少爱好“山泉养生”的长辈一样,李阿婆也喜欢山泉水那一股特有的甘甜和清凉。因此在老家期间,李阿婆的生活用水基本来自于这些山泉水,平时泡茶煮饭啥的那更是少不了山泉水。

在老家待了没多久,李阿婆就回到深圳。然而回来没多久,李阿婆就突然出现了畏寒、发烧的症状,还伴有头晕、头痛的情况。原先李阿婆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但没想到2天后情况突然急转直下,李阿婆出现意识模糊的情况,人都不太清醒了。

家里人立即将李阿婆送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到医院的时候,李阿婆的情况更加严重了,意识不清,血压也急速下降,病情危重!

医生立即将李阿婆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以进一步治疗。不过,要想进行针对性进一步的治疗,就必须找到病因。一般情况下,发热伴有血压下降及意识模糊往往提示患者存在严重感染可能,但医生经过详细体格检查及化验检查,结果却显示李阿婆没有明确感染病灶,这是咋回事?

由于情况特殊

医生决定紧急给李阿婆

做了一个高通量测序检查

高通量测序技术区别于传统测序方法,可直接对临床样本中的核酸进行高通量测序,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实现感染性疾病的溯源、检测、分型和耐药评估等多个方面,被称为打开病原体诊断的“钥匙”。

通过一番检查

医生总算找到了让李阿婆

病情危重的“罪魁祸首”

医生检查后发现

跟喝山泉水有关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第二天,高通量测序结果提示,阿婆这情况,是一个叫“钩端螺旋体”的病菌搞的鬼!

经过仔细询问家属流行病学史,医生推断,应该跟阿婆喝的山泉水脱不了关系!

而这个病菌,到底是什么

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会出现感染?

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呈细长丝状,菌体的一端或者两端弯曲成钩状,由此得名。它的种类有很多,传统上,简单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

致病性钩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它主要流行于6-10月,主要的传播方式有三种——

01 经“疫水”传播

野鼠和猪、狗等动物是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6-10月天气多雨,部分地区甚至在暴雨过后引发洪水,大水流动,淹没了猪圈等禽类居住的地方,粪尿横溢,水体或土壤就会容易被钩端螺旋体污染。

人尤其是皮肤破损者,在接触被污染的水或土壤就容易感染。因此钩体病是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重点检测传染病之一,经常下田劳作者也可能会感染此病。

02 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染

直接或间接接触疫水或病畜、带菌牲畜的排泄物、血液和脏器等,钩端螺旋体可通过人体黏膜或皮肤伤口进入体内,引发钩体病。

03 经食物传播

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经口腔和食管黏膜而感染。

李阿婆在老家养了多只狗、猫以及鸡鸭鹅等家禽,邻居也养了不少。而周边山泉水的水源又没有啥保护和过滤,这些山泉水被野鼠及其他动物、家禽排泄物污染的可能性极大。

因此,李阿婆在接触并饮用了受污染的山泉水后,极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在此,不少小伙伴可能要问

钩端螺旋体病是什么

怎么感觉没听说过?

别急,接着往下看

钩端螺旋体病“名气虽小”

严重起来可致命

钩端螺旋体病,别看它“名气小”,没多少人知道,它“实力”可不小,对人危害严重,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

它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10天,整个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以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为特点。

01 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期)

早期发病通常表现为“重感冒样”症状。病人出现“三症”“三征”:

“三症”:寒热、头痛、乏力;

“三征”:眼结膜充血、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和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

有的病例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02 中期(器官损伤期)

在起病后3~14日,患者可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等。

03 后期(恢复期或后发症期)

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病例在发热消退进入恢复期后,再次出现症状和体征,并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与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

幸运的是,李阿婆送院的时候尚处在早期,且由于及时明确了感染病原体,并介入治疗,李阿婆转危为安,很快就能出院了。但经此一遭,李阿婆表示再也不敢乱喝山泉水了。

看了李阿婆的经历

应该有不少山泉水爱好者

在瑟瑟发抖了!

在这里,要再次提醒大家一下

山泉水不是“养生水”

其背后还暗含着各种“杀机”

山泉水不是“养生水”

用水一定要谨慎

除了李阿婆感染的钩端螺旋体病,野生山泉水中还可能含有大肠菌群、寄生虫、重金属、山洪雨水带入的杂质,取水口附近动物尸体腐烂所产生的各种细菌病毒等,生喝之后可能会导致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寄生虫感染、病毒性肝炎等,对身体带来伤害。

近年来

就有不少因喝山泉水

喝出问题的报道

因此,为了保证大家的健康,建议使用有安全保障的自来水,饮用市面上具有安全资质的矿泉水、纯净水,别拿自己的健康来冒险。

在这里还要唠叨几句

钩端螺旋体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钩端螺旋体病并不远

预防做好这几点

如果是在屠宰场、牲畜饲养场工作以及常在田间劳作的易感人员要格外注意防范。出野外游玩、所在地区突发暴雨洪水人员,也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该如何防范呢,做好这几点——

01 控制传染源

做好隔离,不让畜尿粪直接流入附近的水沟、池塘、稻田,防止雨水冲刷,加强猪、犬检疫,进行畜用疫苗预防接种等。

02 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环境卫生,特别是消毒牲畜饲养场所、屠宰场等应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不要在池沼、水沟中捕鱼、游泳,减少不必要的疫水接触。工作需要时,可穿上长筒橡皮靴,戴胶皮手套。

03 保护易感人群

● 预防接种:在常年流行地区采用多价钩体菌苗接种,目前常用的钩体疫苗是一种灭活全菌疫苗。钩体菌苗在每年流行季节前半个月到1个月开始接种,前后注射2次,相隔半个月,当年保护率可达95%。

● 药物预防:对进入疫区短期工作的高危人群,或在未进行菌苗预防注射的地区,突发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时,作为应急预防措施,可口服多西环素,每周1次。

最后,提醒大家

一旦出现身体不适

一定要及时就医

记住了吗?

转发出去

告诉更多人

来源:深圳大件事(nandusz)、N视频报道

相关阅读

  • 不同的肩章 同样的担当 |冯杰宇

  • 不同的肩章,一样的担当。清远辅警,是清远公安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满怀热血 、忠诚履职,在无数个白天黑夜中燃烧着自己的光与热,守护着清远的平安满意。令群众感动的巡警大队
  • 温岭:闻“风”而动 一“网”前行

  • 近日,位于温岭松门镇五甲村临港北路江玉凤阿婆的家,电钻声、打眼声,还有一锤一锤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小小的石屋里,一群人中有拆门的、和水泥的、量尺的,一片忙碌的景象。原来,这几日
  • 盘上簪花围 老人院的阿婆们当了回“蟳埔女”

  • 近来,蟳埔女头上“行走的花园”刷爆各大社媒平台,吸引各地游客前往体验。7月20日,宝盖镇禾康长者照护中心也刮起“簪花风”,住在这里的阿婆们开心地体验了一把蟳埔女的浪漫。“
  • 【非遗】“95后”的非遗传承人张铭涛‖刁觉民

  • 真没想到,这次与张铭涛的见面竟然和七年前的情形如此相像,仍然那样安静、专注地挥针、挑花、盘结编织着手中的纱帽。只不过,他身边多了一位更年轻的学徒,自己已从一名学徒成长为
  • 从“青花椒案”看弱显著性商标保护边界

  • ◎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李辽编者按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企业法治建设、合规管理持续加强。对关键领域及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对有再生希
  • 承接传统融合时尚,汝阳传统手工艺香包走俏

  • 香包,古称香囊,也称佩帏,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洛阳地区有端午节佩戴香包的习俗。千百年来,人们认为端午节佩戴香包可以避邪驱瘟、抵抗毒虫的侵扰。端午前夕,李阿婆香包第三代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下陆区“夜经济”持续升温

  • 夜幕降临,团城山万达广场、居然之家等商超灯光璀璨,大屋湾、安达路、铜花南北路等夜市人潮涌动,磁湖湿地公园、人民广场等公园热闹非凡……这个夏天,傍晚时分,下陆区大街小
  • 盛夏,辽宁金石滩、桓仁,三日游记

  • 7月末,夏日炎炎,又动了出去旅游的念头。选来选去,决定就近去趟辽宁,因为那里有山有水。一、出发。第一天。早上5点多,我们一家人开车出发,前往距离不到1000公里的大连金石滩。在途
  •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第一生产力”更加强劲

  •   黄石科技城累计签约项目75个、入驻科技企业达48家;全市新增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鄂玉兰椒高效种植技术”获省级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一等奖;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