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支教学生寄来民族服装作道具,中南大原创大思政课舞台剧首演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卓张鹏 胡兰 杨倩文

“太阳在前方,正把我照亮,哪怕夜苍茫,我已有方向,我们是逐光的孩子,奔跑的姿势散发着光芒,我们是逐光的孩子,每个脚印都是一片阳光。”12月11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承办的艺术大思政课《逐光的孩子》,在该校南湖会堂“开讲”。此剧是该校首台原创大思政课舞台剧,大学生走上舞台当主讲人,学校师生代表成为听众,一起聆听以该校支教师生典型为原型的感人故事。

《逐光的孩子》演出现场

挖掘优秀师生典型,将文学作品“搬上”大舞台

山中的雨,总是来得又急又快。下着雨的夏天,初到大凉山的支教老师苏老师,跟随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却走得格外稳当的齐老师,一同前往学生家中家访。他们走一家劝一家,身负家庭重担的戚海燕、纯粹可爱的覃廷雍、从骨子里透出机灵的郑天齐、笑起来两眼弯弯的白花蕊……他们要把这些山里的孩子带回学校继续求学。

此次艺术大思政课,是根据中南大新闻学院副教授、儿童文学作家舒辉波的原创长篇小说《逐光的孩子》改编。小说以该校支教师生典型为原型进行创作,是一部聚焦乡村教育和乡村生存图景的现实主义力作。该小说曾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十三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并入选2021年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改编的舞台剧,通过乡村教师齐老师、研究生支教团支教老师苏老师、山区儿童等不同角色的精神碰撞与人生成长,彰显教育之美。剧中以齐老师和苏老师接学生们返校上课为起点,讲述齐老师和苏老师带着学生们在校园里成长;而后,当初的学生转身成为支教老师,再次回到大山。

《逐光的孩子》演出现场

剧中十分让人动容的一幕是,齐老师和苏老师接到所有学生踏上返校之路,在经过老吊桥时,突遇山洪,齐老师为了让学生们安全通过,自己却卷入山洪中,不幸失去了腿。学生们和支教老师一起筹钱,为齐老师装上假肢。接下来的学期里,齐老师和苏老师一起带着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运动会上,郑天齐和白花蕊勇夺男女混合跨栏接力赛跑第一名;州教育局要翻新学校设施;戚海燕带回了全省中小学生作文竞赛的一等奖,也带来了为大凉山修桥的好消息……

“在结束我36年的教书生涯之际,能够饰演一位大家喜欢的老师,是我教育生涯最完美的谢幕。以后,我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该校教师姜金元,是乡村教师齐老师的扮演者。像齐老师一样,再过两个月,他也将退休。

“这是一场充满诗性表达的艺术大思政课,它将原著20万字的内容,融入到这100分钟,以另一种艺术样式进行了创造,建立起新的审美定式。”原著作者舒辉波对改编后的舞台剧大加赞赏。

接力支教十五载,168名志愿者奔赴祖国各地

“看这部舞台剧,我感觉回到了我自己支教的时候,孩子们稚嫩天真的笑脸,特别让我感动。齐老师说的那句话,也许不是孩子们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孩子们。支教时,孩子们也带给我很多成长。”中南大法学院研究生符双喜说。2020年到2021年,他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前往湖北恩施州咸丰县支教。同年前往甘肃酒泉支教的徐乐,看到这幕也感触颇深。

中南大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表示:“中南大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深厚人文底蕴的高校,‘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是我们校歌中的歌词,更是每一位中南大人的坚守。”

据悉,从2007年中南大首批研究生支教团的3位队员,到2022年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15位队员,15年来中南大共计派遣168名支教志愿者前往甘肃酒泉、云南德宏、湖北恩施、四川凉山四地十八校开展支教扶贫,以实际行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苏正民是该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目前正在家乡四川大凉山支教,他也是该剧的人物原型之一。听说学校要创作这台舞台剧,苏正民也积极参与剧目创作,“这部剧把故事背景设定在我的家乡大凉山,创作时会涉及到彝族的服装、语言、场景等民族元素,我有幸参与,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苏正民的妈妈还从大凉山托邻居骑摩托车跑了十几公里山路,买来当地的彝族服装寄到武汉。

剧中的彝族服装

舞台剧同时作为一堂思政课,前来观看演出的同学们也感触颇深。“我也是走出大山的孩子。大一大二时我报名参加了线上的支教,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也会选择去边远山区支教,有一份力、发一分光。”中南大新闻学院大三学生程英琦说。

中南大党委书记栾永玉表示,当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挖掘优秀师生典型,打造更多精品力作,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政元素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该校新闻学院院长罗晓静介绍到,下一步,学校计划把这堂艺术大思政课搬到大凉山、搬到全国各地的乡村学校,让更多人感受艺术大思政课的魅力。

演职人员合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