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助战友调节情绪,贡献“疫”线“心”力量

哈尔滨方舱医院启动后,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火速派出一支优秀的团队支援,心理治疗师关玥和梁健也在其中。奔赴一线后,他们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帮助战友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fang cang gu shi

1

设计新放松疗法,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可进行

在方舱内汇聚了各个医院的医护人员,半个月不分昼夜的战斗,每个白衣战士都承受着各种身体及心理的压力,大家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焦躁、敏感等焦虑情绪状态,还有失眠、头痛和心悸等躯体不适感。

关玥考虑到舱内人员工作的时效性和机动性,休息时间的碎片化和不固定性,及在方舱内工作人员的着装要求严格,不能用手随意触碰身体和面部,也不能做太多夸张激烈的动作等因素,她运用了擅长的艺术治疗专业,结合中医穴位五行知识,设计了新的放松疗法。以手部和小臂的放松助眠穴位为主,辅以色彩心理学配合呼吸、形体动作及心理暗示,动作简单、操作性强、不刻意,可随时随地进行放松动作,不占用太多时间,适用大众操作性强,并在11月22日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分享给了一起并肩战斗百位白衣战友,会议反馈非常不错,分享互动过程积极热烈,也得到了方舱内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

2

结合实际情况,帮战友制定减压方法,改善情绪问题

心理治疗师梁健在收到支援方舱医院通知的同时,妻子也接到了支援隔离宾馆的任务,夫妻两人便同时奔赴各自战场。

梁建告诉记者,即使是医务工作者,也可能会出现震惊、茫然、愤怒、悲伤、内疚等情绪,面对工作压力也可能有疲于应对的时候。面对繁重的工作,大家难以抽出大段的时间来调整状态,如何简单高效的帮助医护人员调整状态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梁健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制定了五个步骤来帮助医护人员改善状态。第一,及时喊停:发现负面情绪对自己喊停。第二,等一等:用深呼吸或冥想让自己平静下来,调整情绪。第三,察觉当下:分辨担心是事实还是想象,寻找原因,识别不合理的想法如灾难化。第四,重整旗鼓:积极应对,再次投入工作中。第五,寻求支持:在工作的空当保持和家人朋友的沟通,获得情感支持。

在抗疫战场,哈一专心理保障团队每一个支援成员一直严谨、细致地守护在抗疫一线战友和新冠肺炎患者的身边,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在抗疫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来源:冰城+客户端

隋欣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公益广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