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师自通,女孩家中创作浮雕壁画

  浮雕作品《荷花》局部图。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各大景区更是随处可见,它往往是由艺术家在一块平板上将想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从而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家住坊子区华安观澜府小区的崔瑞璇今年19岁,是齐鲁理工学院大二学生,今年6月份,她偶然接触到了浮雕,便动手创作,短短半年时间掌握了肌理画、国画、油画和浮雕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出了多幅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12月11日,记者采访到了崔瑞璇。

  崔瑞璇正在创作浮雕作品《孔雀玉兰图》。

  记者见到崔瑞璇时,她正拿着画笔在浮雕壁画《孔雀玉兰图》前给孔雀羽毛上色。这是崔瑞璇创作的第三幅浮雕壁画作品,也是崔瑞璇的妈妈王晓丽最喜欢的题材。“孔雀作为百鸟之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它姿态优美,端庄高雅,毛羽缤纷,十分讨人喜欢。”王晓丽说,在看到女儿创作的前两幅作品后,感觉她有能力用浮雕展现出孔雀的美,便让女儿在家中的墙上大胆创作。

  在这幅作品中,洁白的玉兰花吐蕊怒放,繁花似锦;孔雀依傍在镂空石旁,出迎春风,姿态娴雅,气度非凡。整幅作品构图和谐,花羽共辉,气韵生动,虽然还未上全颜色,但纹路清晰,立体感已十分突出。“这幅作品她光构思就花费一下午的时间,在墙上用粉笔画好底稿后就直接上墙创作了。”王晓丽说。

  崔瑞璇展示画浮雕需要用到的工具。

  记者注意到,这幅《孔雀玉兰图》跟其他孔雀浮雕作品有些许不同,孔雀的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到逼真,生动自然。“我从网上看到,大部分孔雀浮雕都只是将孔雀伪眼雕刻了出来,而孔雀羽毛是用画笔画上去的,为了让孔雀看起来更加生动饱满、栩栩如生,我最终决定把羽毛的纹路也刻出来。”崔瑞璇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雕刻动物,跟植物浮雕比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她尽力做到最好。

  说起浮雕创作的起因,充满巧合。“刚开始我想把房间中的一个壁灯换掉,结果拆除以后墙上留下了3个钉子眼,我就自己动手用超轻黏土做了一个卡通人物粘上,但没过多久就掉下来了,还粘下来一大块墙皮。”崔瑞璇说,墙皮掉后十分不美观,她便想到在“小红书”上经常看到浮雕的文章,便决定用浮雕的方式将洞填补起来。如今,走进崔瑞璇的房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玫瑰浮雕,清新淡雅,与房间的装修十分契合。王晓丽看到女儿第一次创作浮雕作品就这么好,便将家中另一个房间的墙壁交给女儿,任她自由发挥,于是,第二幅长4米、宽2.8米的浮雕作品《荷花》便应运而生。

  浮雕作品《荷花》。

  其实,崔瑞璇6月份才接触绘画和浮雕,“当时在网上看到有人创作肌理画,感觉很好上手,便买来材料尝试了一下,这一试就把我的兴趣激发了出来,想要尝试更多的绘画形式。”崔瑞璇说,暑假时,她购买了国画需要用到的纸笔等工具,陆续创作了《山水》《古松》《小荷》《石榴》等十余幅作品。

  国画作品《山水》。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浮雕,大多时候都是摸索着来,上网课之余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用来创作,遇到瓶颈时就去网上跟学,一幅浮雕作品一周左右就能完成。”崔瑞璇说。

   对于女儿的爱好,王晓丽表示,浮雕创作既陶冶艺术情操,又能提高艺术技能,她一定会全力支持。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翠/文图

责任编辑: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