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雄性蚊子也曾吸过血!中国科技帮助国外学者破案

日期: 来源:科技导报收集编辑:科技导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沈春蕾

谁曾想到,人人喊打的吸血蚊子,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至少1亿多年。

已有的研究显示,雄性蚊子并不吸血,只有交配完成的雌性蚊子因为卵巢和受精卵的发育才吸血。12月4日,一篇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的封面文章推翻了上述结论。

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黎巴嫩琥珀中,论文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丹尼·阿扎(Dany Azar)发现了两枚最古老的蚊子化石,并利用科学仪器证明在蚊科演化的早期阶段,雄性的蚊子也是吸血的,进而揭示昆虫的早期吸血行为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蚊子如何吸血

鼠、蚊、蝇、蟑是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病媒生物,俗称“四害”。蚊子因为吸食人类或动物的血液,并传播疾病而被列入其中,又被称为吸血昆虫。

蚊子为什么可以吸血呢?虽然蚊子体格纤小,但它总能在皮肤表面稳、准、狠地吃个饱。这是因为蚊子有尖利的“嘴”,又称口器。借助显微镜,研究人员发现蚊子的口器其实只是个保护性的外套,真正的利器是保护套里包裹着的6根比头发丝还细的针状物——1根食管(上唇),1根唾液管(舌),2根刺针(上腭),还有2根锯齿刀(下颚)。

显微镜下的相关观察研究显示,蚊子的口器刺入表皮时用的是一种互相配合的动态冲击姿势,两根“上颚”先刺破表皮,带有锋利微型锯齿的两根“下颚”紧跟着锯开皮肤。当“上颚”与“下颚”互相配合深入到表皮下血管丰富的区域时,紧接着登场的“上唇”立即卷曲成一个吸管将血液吸入体内。与此同时,“舌”将分泌的含有抗凝血作用的唾液注入人体,便于更快地吮吸血液。

研究还发现,蚊子唾液分泌的物质会引起被叮咬者过敏,表现为皮肤起包并发痒。如果蚊子体内携带某种病原体,也会随着唾液进入人体,使蚊子成为传播疾病的“帮凶”。

现如今,并不是所有蚊子都可以“行云流水”地完成这套的活儿。雄性公蚊子因为口器短小,并不能吸血为食,只有雌性蚊子可以做到。那么,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雌性蚊子和雄性蚊子出现这般分化?

提前近3000万年

“吸血行为的演化过程一直很难研究,部分原因是相关的昆虫化石记录空白。”丹尼·阿扎介绍,现今的蚊科有超过3000种不同类型的蚊子,但人类对它们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了解却极为有限。

丹尼·阿扎领衔完成的这项研究主角是两枚采自黎巴嫩且保存了精美蚊子的琥珀化石。论文作者、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黄迪颖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两块化石发现了很长时间,丹尼·阿扎最初并没有被辨认出是什么。”

琥珀中雄蚊背面视图 受访者供图

去年,在黎巴嫩大学任教授的丹尼·阿扎重新观察这两块琥珀,发现了很有趣的地方,但进一步识别关键构造需要借助一些先进的仪器来实现,比如吸血式的口器,有助于进一步确定吸血的蚊子。

今年2月,丹尼·阿扎尔正式加入南京古生物所后,他利用南京古生物所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对两枚琥珀化石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发现这两只蚊子是雄性蚊子,均保存了特有的刺吸式口器,包括呈三角形边缘具齿的下颚及延长的具有小齿构造的内颚叶等。

这些发现跟现今具有刺吸式口器用于吸血的雌性蚊子很相似,而如今的雄性蚊子的口器则大多退化,使其只能靠吸食花露为食。根据这两枚琥珀里的刺吸式口器,研究人员推测在1.3亿年前,雄性蚊子也是吸血为食。

谈及为什么雄性蚊子后来无法完成吸血,丹尼·阿扎表示,在白垩纪早期的蚊子都是吸血的,但吸血是危险的行为,所以在被子植物大量出现后,很多雄性蚊子改为取食富含高能量的花露。

此前,虽然分子生物学证据暗示,蚊科起源于更古老的侏罗纪,但关于蚊科最早的化石记录来自于距今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丹尼·阿扎介绍:“我们发现琥珀化石中的两只雄性蚊子距今约1.3亿年,将蚊子的化石记录提前了近3000万年。”

今年8月,丹尼·阿扎等人将论文投出,10月,论文被接受。“投稿很顺利,异议比较少,因为我们的研究非常扎实,成果也很重要。”黄迪颖说。

去中国做研究

“我们已经认识有20年了。”黄迪颖告诉记者,当年,丹尼·阿扎在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自己则在法国里昂第一大学读博,因为合作而相识。

2018年,时任国际古昆虫学会主席的丹尼·阿扎委托黄迪颖创办国际古昆虫学会的官方刊物《古昆虫学》(Palaeoentomology),后来他们担任共同主编。

据了解,丹尼·阿扎专注琥珀生物群研究有20多年,目前已命名和建立新物种260余种、新属170个、新科22个,是世界范围内发表新物种数最多的古昆虫学者之一。

这些研究成果也跟黎巴嫩是重要的琥珀产地有很大关系。丹尼·阿扎先后寻访了近500处黎巴嫩琥珀产地,并在早白垩世黎巴嫩琥珀中发现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最古老的蜱虫寄生行为、昆虫拟态行为和冈瓦纳大陆最早鸟化石证据。

尽管黎巴嫩琥珀资源丰富,但近年来动荡的局势对丹尼·阿扎的科研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他曾多次访问中国,并与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团队开展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

这也让丹尼·阿扎下定决心——去中国做科研。

“中国正将先进科技应用到古生物研究领域,这让人感到振奋。”丹尼·阿扎表示,“我希望未来广泛开展联合科考,侦破更多疑难案件。”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3.10.047


相关阅读

  • 距今约1.3亿年!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古老的蚊子

  •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这项新发现还证明了在蚊科演化的早期阶段,雄性的蚊子也是吸血的,
  • 床虱危机为何席卷全球丨看天下

  • 8月以来,床虱(又名臭虫)突然从法国蔓延开来,直至英国、韩国,甚至有消息称中国香港也有了它的踪迹。被称为“吸血怪”的床虱不是新鲜事物,最早于1960年就被列入“四害”之列。它通
  • 首次发现:吸血鬼病毒!科学家直呼不敢相信

  • 近日#美国首次发现吸血鬼病毒#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引发关注这个“吸血鬼病毒”并不是会让感染了的人变白变瘦变成青春永驻的吸血鬼而是指它会像吸血鬼一样死死咬住其它病毒的
  • 首次发现“吸血鬼病毒”!

  • 11月10日,美国首次发现吸血鬼病毒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这个“吸血鬼病毒”并不是会让感染了的人变白变瘦,变成青春永驻的吸血鬼,而是指它会像吸血鬼一样死死咬住其他病毒的“脖
  • 美国首次发现“吸血鬼病毒”

  • 11月10日,“美国首次发现吸血鬼病毒”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这个“吸血鬼病毒”并不是会让感染了的人变白变瘦,变成青春永驻的吸血鬼,而是指它会像吸血鬼一样死死咬住其它病毒的
  • 受用一生的7种顶级思维(深度好文)

  • 来源:洞见作者:洞见pumpkin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尖高手改变思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提到: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不是
  • 守望长江科普系列(四十二)| ​食蚊鱼

  • 天下苦蚊久矣。夏去秋来,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烦人的蚊子们正在进行此生最后一季的狂欢。吸食血液,传播疾病,蚊子素来就是人们不喜的“四害”之一。为了清除蚊子,人们采用了多
  • 网售“吸血鬼蟹”当宠物 专家:不建议饲养

  • 海关总署日前通报称,近日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获了5380只活体“吸血鬼蟹”,其属于外来物种,如传入将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目前这批“吸血鬼蟹”已被进一步处理
  • 5380只“恶魔蟹”,被查获!

  • 近日,广州海关在广州白云机场空港口岸货运渠道查获一批违规进口的外来生物“恶魔蟹”,共计5380只。目前,已作进一步处理。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根据风险布控指令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雄性蚊子也曾吸过血!中国科技帮助国外学者破案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沈春蕾谁曾想到,人人喊打的吸血蚊子,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至少1亿多年。已有的研究显示,雄性蚊子并不吸血,只有交配完成的雌性蚊子因为卵巢和受精卵的发育才吸
  •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10亿

  • 医保码是国家医保局为参保人颁发的统一信息标识。“截至目前,医保码已上线4周年,全国用户超过10亿人。”在11月2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副主任
  • 凛冬里最温情的守候——护学岗

  • 迎着入冬的第一场雪雨,天空不时吹来阵阵寒风。“叮铃铃……”随着一声声铃响,学生们纷纷冲出教室,在操场快速集合整队后,有序地走出校园。在校门口,除了翘首盼望的家长,还能看见那
  • 哪些茶可以用冰箱存?哪些茶需要常温保存?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有茶友来聊天,聊起自己十几年前买的一盒大红袍。购入的时间,大约是2010年。据说,起初买回来的时候,因为刚焙完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