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发了一条朋友圈?杭州这些同学们上演妙趣横生的“穿越”大戏

  鲁迅发朋友圈了?还收到了很多评论和点赞?原来是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们正忙着上演一场妙趣横生的“穿越”大戏!

  近日,学校的语文老师马美秀结合学生的读书情况和当下新潮的表达形式——“朋友圈”,设计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进行创新型作业设计,组织同学们开展的一场“假如《朝花夕拾》的人物也发朋友圈”设计比赛。

  《朝花夕拾》是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必读书目之一,马老师要求同学们从朋友圈封面、昵称、头像、配图和点赞评论等多个方面进行商讨设计,紧紧扣住了鲁迅及其师友故人的生活经历。同学们创新性的把自己的微信头像及昵称改为《朝花夕拾》里的人物,发朋友圈,评论点赞,一时间仿佛走进了绍兴在与书中人物对话,图文并茂的朋友圈让名著中的人物“活”了起来。

  问到为什么会想到让《朝花夕拾》的主角们发朋友圈,马老师介绍说:“之所以用朋友圈的形式,主要是《朝花夕拾》这本书,是散文集,不能像小说那样可以画连环画、思维导图之类。而朋友圈,是对生活的点滴感受,而这本书也是鲁迅对生活的点滴感悟与思考,这两者之间有共同点。”

  “悦读与时代同行,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据马老师介绍,这次朋友圈手抄报的作业旨在让同学们在熟悉《朝花夕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的方式对书中典型人物的形象进行再创作。此次作业不仅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更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能力,让作业不再单调,充满了无限趣味。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初中部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积极转变以往的理念和方式,优化创新设计,优化作业形式,创新作业设计,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减负,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习效率。

  据悉,在“双减”政策下,初中部各学科教研组在区教育局和学校的引领下,将通过不断教研、学习,积极探索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作业活动,巩固学生们的课堂所学,让创意和活力在教学中安营扎寨,设计更加灵活和开放的作业形式,链接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让综合性、实践性、拓展性的作业,焕发出少年健康成长的新风采、新活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