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 打造进出口贸易“新蓝海” 建设陆地口岸“新丝路”


珲春:打造进出口贸易“新蓝海” 建设陆地口岸“新丝路”

                ——珲春示范区推动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综述


近年来,珲春示范区不断完善进出口贸易相关政策,开辟更近更快的贸易往来路线,打造业务范围更全、辐射区域更广的交易平台,使珲春这座边陲小城,正迈步走向国际化大舞台,成为拉动吉林省外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是我国唯一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独特地理位置,使珲春成为连接朝鲜半岛、俄罗斯、日本、蒙古的重要贸易走廊。

——稳步扩大跨境电商贸易规模

近年来,珲春综合保税区着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将跨境电商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对俄跨境电商的最优陆路通道。


2017年,珲春市开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2019年3月,珲春综合保税区揭牌成立,使珲春具备了发展跨境电商独具的商品保税、免税和出口退税双重功能及优势;2019年1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珲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0年1月,珲春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使珲春成为了国家“丝路电商”的节点城市……


数据显示,珲春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从2018年的4300万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21.5亿元。截至今年11月,珲春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27.5亿元,同比增长52.7%。


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位于珲春综合保税区附近,园内建有商品展销中心、网红直播基地、共享创客空间、智能共享云仓、电商孵化中心、中俄双创基地等功能区。该产业园内的珲春东北亚国际商品城,汇聚东北亚区域各国及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近万种商品,每天购物者络绎不绝。


园区已逐步发展成集商品展销、创业孵化、金融结算、仓储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园区免费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办公设施及创业指导、法律咨询、金融贷款等综合性服务,已吸引近全国各地百家的电商企业入驻。


在商品城网红直播工作区,可以看到不少青春活力的本地带货主播,正热情洋溢地向广大网友推介各国产品和珲春特色商品,着力打响“珲字号”电商品牌。


据了解,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在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努力向上争取更多政策,以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全力打造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示范新高地。

——综合保税区建企业服务平台

珲春市用了10个月的时间建成了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搭建了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率先实现了海关全国统一版平台切换和实单过货,创出了全国平台建设开通用时最短的“珲春速度”。该平台坚持综合保税区外直购和区内保税一体运营,实现了全国唯一一个平台推送、一个仓储查验、一个卡口通关的“三个一”模式,打造了我国北方唯一对俄陆路白关口岸和俄海关认证9610珲春标准,实现了9610、9710、9810、1210等直购和保税备货同步运行、全模式畅通,促进出口业务爆发式增长,出口商品涵盖3C类电子产品、服装、鞋类、汽车电池等众多领域。


白素霞是延边州人大代表,同时也是珲春洪晖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1993年,她创办了延边洪发商贸有限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及国内日用品销售。2016年,白素霞借助珲春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的有力东风成立了保税物流仓储企业——珲春洪晖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如今她的企业依托珲春综合保税区多项扶持政策逐渐壮大,随后又成立了珲春香三邻万家食品有限公司、珲春祈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企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珲春综合保税区立足企业所需,相继建成边境备货仓、首公里仓、全国第二个京东全球售协同备货仓,商品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创新研发保税商品与电商商品账册转换等系统,实现电商商品即来即查即走,有效提升通关效率。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园区条件,珲春既面向国际打造国内外双向相互依存的联动仓储体系,又着眼破解物流揽收“最后一公里”等难题,释放更大的优惠力度和服务功能。

——打造海洋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2016年,珲春口岸、圈河口岸正式被批准为进口冰鲜海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为原料进口和跨境合作打开了有利通道。珲春建立了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水产工业园区,吸引全国各地100多家加工型、贸易型企业和400多家个体商户“扎堆”发展;2018年,珲春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后,实行“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模式,享有国家赋予的进出口免税、入区退税、进料保税、免征增值税、免台账保证金等优惠政策。当年,珲春海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约22亿元,海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超90亿元。


2020年,国家批准设立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站在“一带一路”陆海交汇的天赋之地,珲春扬起“蓝色”风帆,海产品贸易与加工业风生水起。当年5月,首次开通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至青岛航线,形成了与宁波“内贸外运”航线双线并行的新格局,珲春乃至吉林实现与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一线相连”,并实施对俄陆路口岸无假日通关,促进珲春海洋经济发展。


随着贸易路线的不断拓展,珲春市大力发展海产品加工贸易,已成为俄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海产品出口通道,吸引众多相关企业云集珲春。经珲春口岸进口内销的俄罗斯活蟹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形成集加工、贸易、物流、仓储和包装等各环节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珲字号”海鲜名气越来越响。

——做大做强汽车整车出口业务


今年1月,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出口的首批价值近6000万元的105辆重型卡车,在珲春综合保税区以公路运输的方式经珲春口岸出口到俄罗斯和欧洲等地,实现了珲春综合保税区首票重型卡车整车出口保税物流业务顺利完成;6月30日,102辆国产7座SUV商务车,搭乘中欧班列经珲春铁路口岸出口俄罗斯莫斯科,这是珲春铁路口岸首次出口国产汽车整车,成为继珲春口岸之后的另一条国产车整车出口路线;11月28日,俄笼车整车出口班列驶出珲春铁路口岸,共250辆汽车搭乘中欧班列经珲春铁路口岸出口至俄罗斯莫斯科,这是珲春铁路口岸首列俄笼车整车出口班列,为珲春铁路运输货物提供了新的出口形式。


12月6日,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发布《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范围的通知》,珲春市成为第三批入选的唯一县级市二手车出口城市,对外贸易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至此,拉开了推动珲春市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促使珲春加快汽车产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珲春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彭树海表示,要全力推动现代物流集散中心、冷链物流基地、功能食品产业园等续建项目明年投入使用;对谋划建设的汽车配件及再制造基地、海洋生物保健医药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清洁能源储备基地等项目,要贴紧跟进,力争项目早落地;利用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等政策平台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入驻珲春,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盘活做优平台经济。


下一步,珲春示范区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做好入驻企业服务工作,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同时,珲春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将持续稳步拓展整车出口业务,并将积极谋划汽车零配件出口、汽车研发、组装加工等新兴业务,做大做强汽车产业,使之成为与海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跨境电商等产业比肩的支柱产业。为把珲春打造成为新发展格局和“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贡献力量,开通陆地口岸“新丝路”。(王法权 李佳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