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死亡,事发电缆井

2021年9月11日,山西省太原市普利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块2016-4唐槐园住宅小区(二期、三期)供电工程”进行电缆井排水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较大中毒事故,造成3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296万余元

日前,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发布了该起事故的调查报告。

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电缆井内存有较深的雨、污水混合水体,经过长时间厌氧发酵,生成较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作业人员未采取通风、检测措施,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进入井内,一人吸入硫化氢气体中毒并倒入水中后,其他两人先后盲目施救,最终导致两人中毒死亡、一人中毒合并淹溺死亡。

事故调查报告全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硫化氢是什么样的?

无色、有强烈腐败臭鸡蛋气味

比空气重,易聚集在低洼处

但是

我们不能根据臭味来判断

危险场所硫化氢的浓度

硫化氢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导致

嗅觉麻痹

硫化氢中毒后

按照吸入硫化氢浓度及时间不同

临床表现症状也会不一样

【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中度中毒】会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

【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吸入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瞬间猝死;

【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


硫化氢来源非常广泛

污水沟、下水道、化粪池等操作工

非常容易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

而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涉硫化氢作业

安全注意事项

    对于接触硫化氢作业的岗位,我们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01

作业前,应设置区域警戒,并确保作业场所充分通风。

02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供氧防毒面具,如进入受限空间,应佩戴救护带,并安排专人监护。

03

作业过程中,警戒区域附近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便携式H₂S检测仪,如出现报警,应立即撤离或佩戴供氧防毒面具。

04

警戒区域应安排专人监护,任何人员进入该区域前须由现场监护开展现场安全教育,并正确佩戴供氧防毒面具。

05

如发生人员中毒,应立即将中毒人员带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立即采取心肺复苏,严禁用水冲洗中毒人员,避免生成氢硫酸,造成二次伤害。

发现硫化氢中毒

应如何应急处置?

01

含有硫化氢介质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02

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或逸散的临时性的工作场所,应配置空气呼吸器、逃生型呼吸防护器具、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设备、应急照明灯、安全带或安全绳等救援设施,设施宜置于作业人员易于获取的位置,并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与维护。

03

存在硫化氢危害的高风险行业的用人单位宜与附近有应急救援能力的医疗机构签订事故医疗救援协议,建立联系,保证发生事故时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参与医疗救援。

04

严禁无防护救援,事故抢险救援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密闭空间尽可能施行非进入救援。另外,过滤式硫化氢防毒面具只能用于开放式环境的逃生,不适用于密闭空间、地下环境逃生使用。

05

出现中毒事故时迅速将现场中毒人员抬离危险区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如皮肤或眼部被污染,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输氧,并保持中毒者的体温。如果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和心跳,应立即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术;立即送往附近医疗机构救治。

06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识和警戒线,建议硫化氢浓度在10 mg/m³以上的区域均设为限制进入区域,与抢险无关的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警戒区域;设置要求参照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执行。

07

事故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硫化氢事故区域,迅速找出泄漏或逸散源,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切断泄漏源,修复泄漏点,清理泄漏物,救援过程禁止动火作业,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08

硫化氢浓度持续上升而无法控制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疏散下风向的居民,立即与邻近医疗机构和医疗急救机构联系进行紧急医疗救助。

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山西应急管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