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莱”安家!青岛这里成候鸟“打卡地”

冬月,阳光斜照在胶东第一大水库——产芝水库的水面上。在这自然秀美的生态风光中,突然闯入几只白天鹅,在浅水中觅食嬉戏。爱好摄影的莱西市民张瑞生看到这一场景后,经过一周蹲守拍下了8只白天鹅的美丽身姿。12月14日上午,记者在产芝水库西北角看到,一幅“天鹅湖”美好画卷让人流连忘返。据了解,今年3月,产芝水库就来过36只北归的天鹅,也有丹顶鹤连续两年来此越冬。今年刚入冬,8只白天鹅就如约而至,专家分析可能还有更多天鹅正在飞往莱西越冬的路上。

8只“贵客”再次造访

“刚发现天鹅的时候是在一周前,尽管这几年总有‘稀客’造访,但心里还是很激动,怕惊扰了它们,所以只能用长焦镜头远远地跟踪。”12月14日上午,拍到天鹅的莱西市民张瑞生兴奋地说,他平时就喜欢摄影,经常到产芝水库和大沽河沿岸拍鸟,一周前发现天鹅又来了,就开始了一场跟踪拍摄的旅程。

几只天鹅在水库戏水。

张瑞生介绍,白天鹅不是第一次“造访”产芝水库,今年好像来得更早。经过几次蹲守跟踪,截至目前,他一共发现了8只白天鹅,6只大天鹅和两只小天鹅,看上去像是两个家庭。按时间推算,这些可爱的精灵可能已经在水库生活了半个月左右。

“现在水库蓄水充盈,原来没水的地方出现了湿地生态美景,大量的水草和浅水湾,为天鹅创造了天然生活和觅食的环境。”张瑞生介绍,今年来的8只天鹅基本上每天都在产芝水库的西北角浅水湾出现,因为这个区域水深合适,重要的是水草丰茂带来了多种生物,让这些天鹅天天能够饱餐,加上浅水中有草丛的遮挡,有利于天鹅戏水休憩。

去年36只天鹅来过冬

“从今年3月到现在,相隔9个多月,天鹅就又飞回来安家了。”人称“鸟叔”的莱西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贠林介绍,今年3月,他拍到了36只白天鹅恣游产芝水库的美丽画面,没想到今年这么早就来了8只白天鹅。

记者了解到,随着莱西这座水城自然生态越来越好,白天鹅每年都要来到这里安家越冬,只是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这可能和环境与气候有关系。天鹅来了,也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拍摄“天鹅湖”景色。

当看到大天鹅与数以万计的各类水鸟的美丽画面,摄影爱好者长焦相机的快门就停不下来。记者注意到,午后的暖阳下,莱西产芝水库西北角水面上,格外醒目的8只天鹅与密密麻麻的野鸭及少量白鹭、苍鹭等各类水鸟,或起起落落,或低头觅食,一派安闲的样子。

天鹅在莱西产芝水库上空飞翔。

连续两年冬季,记者都会来到产芝水库和这些天鹅亲密接触。12月14日,记者又一次来到产芝水库,看到天鹅数量从3只增加到8只,根据往年的情况判断,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天鹅来到产芝水库安家过冬。

丹顶鹤连续两年现身

“估计过些日子,还会有更多天鹅飞抵水库。到那时产芝水库就真正成了‘天鹅湖’了。”张瑞生说,除了天鹅外,产芝水库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丹顶鹤群。

丹顶鹤,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连年来青越冬,说明青岛的生态环境好,市民的保护意识强,平时也没有人去惊扰它们安宁的生活。

摄影爱好者第一次发现丹顶鹤是在2020年12月底,一共看到了3只。第二次是2021年12月初,比第一次提前一个月左右,而且数量增长到了13只,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丹顶鹤的到来还引来了数量不少的大天鹅、灰雁、野鸭等鸟类。

据专家介绍,离莱西最近的丹顶鹤越冬地是江苏盐城,莱西连续两年发现越冬丹顶鹤,这在青岛地区很少见,说明青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有了很大的改善,吸引这些“环境考官”前来安家栖息。另外,丹顶鹤一般越冬迁徙途中不会停留时间太长,但从这些丹顶鹤在此逗留的时间看,可能和近年青岛冬季气温不是太低、莱西湖生态环境安静、食物丰富等有很大关系。此前胶州湾、西海岸和姜山湿地等区域也曾发现丹顶鹤的身影,但都只停留了很短的时间,属于短暂路过,而去年发现的丹顶鹤整个冬天一直在莱西湖,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当地环境更好了。连续两年在莱西湖出现丹顶鹤身影确实是件好事,以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丹顶鹤恋上莱西湖的生态环境。

几十万只候鸟恋上莱西

“莱西产芝水库的景色一年四季都很迷人,来了天鹅后就更不一样了,千万不要打扰这些美丽的客人,让它们安宁地自由生活。”莱西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入冬后,莱西市至少会“接待”几十万只候鸟,绝对称得上是鸟儿中的“热门打卡地”。随着气候变化,自然生态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大批天鹅、白琵鹭、白头鹤、震旦鸦雀等鸟儿飞临大沽河流域莱西段,处处鸟声啾啾,翅影翩翩。

在大沽河流域莱西段暂住的“贵客”中,震旦鸦雀可谓是鸟类顶流。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作“鸟中的大熊猫”。贠林介绍,震旦鸦雀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是全球性濒危鸟类,目前仅分布于我国少数几个区域。莱西市民纷纷表示,这么珍贵的鸟能在莱西安家,一定要好好爱护。

/延伸 /

莱西有群“爱鸟者”

在莱西,一提起“鸟叔”,圈里人都知道是莱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贠林。贠林8年前意外拍到了白鹭的镜头后,就开始了护鸟拍鸟的旅程,尤其是这几年,连续多次拍到天鹅和丹顶鹤的身姿,更是让他欣喜万分。

贠林今年60岁,别看年龄大,但拍鸟的热情不输年轻人,隔三差五地就扛着相机去产芝水库、姜山湿地、大沽河等地拍鸟。美丽的羽毛、飞翔的姿态……在贠林眼里,没有什么比鸟儿更能体现生命的灵动和神奇。

在贠林看来,拍鸟非常考验摄影技术,眼和手一定要快,而且得高度一致,观察、取景、用光、构图需要在瞬间完成。数码相机记录的信息量大,除长焦、大光圈要正确运用外,还要具有预判意识。鸟类摄影还极其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为了拍摄鸟类,贠林专门购买了一套野外宿营的帐篷,每年春夏交替时节,大批鸟类飞到姜山湿地栖息繁衍,这正是贠林拍摄的绝佳时机。那一段时间,他会带着重达40多斤的帐篷和摄影器材,每天半夜出发,在提前选好的地点安营扎寨。多年来他几乎跑遍了莱西的各大水域,拍摄了近百种鸟,照片数万张。

在贠林的影响带动下,莱西出现了一群拍鸟护鸟的摄影者,张瑞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常常结伴而行,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隐蔽在水库边上,为了拍到好图片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一大早出发,直到太阳完全落下来才撤离。这些“鸟图”见证了青岛这座生态之城的勃勃生机,为青岛这座海滨城市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自然文化内涵。(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康晓欢摄影通讯员张瑞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