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界先锋」追记信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公路巡逻大队吴家店中队负责人孟洪亮

坚守岗位保畅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追记信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公路巡逻大队吴家店中队负责人孟洪亮

10月22日深夜,坚守在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一线的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公路巡逻大队吴家店中队负责人孟洪亮,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2岁。

从警29年来,孟洪亮一直奋战在一线岗位,多次荣获个人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在疫情防控中,他挺身而出,坚守信阳“西大门”;在联合治理超限超载中,他秉公执法、不留情面;在抗击冰雪中,他身先士卒、保畅护安……作为一名基层交警,孟洪亮用平凡的坚守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用“辛苦指数”换取“安全指数”

今年6月,考虑到孟洪亮身体状况,信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公路巡逻大队负责人刘遵宇提出了为他换岗的建议。“我是一名党员,又是中队负责人,带头干是应该的。”孟洪亮婉拒了这个建议。

正值盛夏,信阳遇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执勤就像在“蒸桑拿”。“警服就没干过,脱下来都是汗渍。在最热的时候,孟洪亮主动去执勤,在他的带动下,大伙儿干劲十足。”同事陈建军说。

面对恶劣的天气和繁重的工作,孟洪亮带领民警辅警加大对过往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等重点车辆的检查力度,对发现存在超员、涉牌涉证、醉酒驾驶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严格进行处罚。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期间,孟洪亮带领吴家店中队查处各类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3182起,确保辖区内35公里的国道干线安全畅通、无一起投诉,实现了“百日行动”安全“零事故”。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孟洪亮再次婉拒了领导为他换岗的建议:“等不忙了,我再请假去医院好好检查。”孟洪亮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连续3个星期没有回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和战友们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让人心生敬畏的“黑脸队长”

“在执法过程中,原则性的问题是不可触碰的红线。”这是孟洪亮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因为坚持秉公执法,以“严是爱、宽是害”的理念坚决查处违法案件,孟洪亮被人们称为“黑脸队长”。

2013年7月,孟洪亮在执勤中查处一起酒驾案件,驾驶人想尽办法托人找到孟洪亮的亲戚帮忙说情。但是孟洪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坚持依法对驾驶人进行了处罚。

孟洪亮所辖312国道沿线有多所学校,交通安全压力很大。他带着民警辅警加大巡逻力度,强化对沿线居民的安全教育,并定出14个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点。每周五下午,孟洪亮都会在学校门前向家长、学生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升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

临崖临水路段、弯道、陡坡、桥梁、涵洞……到处都留下了孟洪亮坚守的身影。2018年年初,信阳遭遇特大暴雪,多条高速公路、国省道出现交通堵塞、人员被困情况。白天,孟洪亮坐着警车巡逻,遇到陷入雪中的车辆,就和战友助其脱困;晚上,道路结冰导致警车无法通行,他就步行巡逻,指挥交通、帮助被困人车。

“那会儿,他曾连续熬了几个夜晚,嘴唇乌黑,大伙儿既心疼又担心,强制让他回去休息。”同事张海燕回忆。

柔情铁汉心系群众冷暖

对待工作,他再苦再累从不抱怨;对待违法行为,他敢于说“不”;对待群众,他有着春天般的温暖。身边人评价孟洪亮时,都会竖起大拇指。

2019年11月的一天,一名驾驶人向孟洪亮求助,称其叔叔脑出血,急需赶往医院。孟洪亮二话没说,马上安排好工作交接,随后驾驶警车开道,为患者争取救援时间。

2003年,孟洪亮在游河中队担任中队长,得知游河乡10岁少年王辉(化名)是一名孤儿,当即决定帮他。孟洪亮和战友们齐心协力,资助王辉继续读书。

孟洪亮做了多少件类似的事情,家人和同事已经数不清。为解决驾乘人员遇险救助问题,在孟洪亮的带动下,吴家店中队主动自筹资金,建起了融接警、救助、防范、打击、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区”,多次给受困驾乘人员提供饭菜、热水等。

对工作尽责、对人民负责的孟洪亮,对家人却有着深深的愧疚。因为工作繁忙,孩子基本上在老人家长大。2018年,孟洪亮生病之后,为了照顾他,妻子与儿子才搬了回来,家人见面的机会才多了一些。

“平时我基本上见不到他,偶尔见到他也都是穿着警服,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孟洪亮正在读研究生的儿子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细节,带着深深的怀念,“我想告诉爸爸,儿子长大了,您放心吧,我也会做一个像您一样温暖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事。”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孙雅琼、通讯员张新发、邬铁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