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生花,让生命出彩——深度对话浏阳道吾中学原校长寻景辉

“一生一事”对话系列

让教育生花,让生命出彩

——深度对话道吾中学原校长寻景辉

    陈 文

一、个人简介:

寻景辉,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浏阳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浏阳市首批首席名校长,长沙市优秀教师,长沙市首届名校长,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

1990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2003年2月至2009年1月担任双狮坪中学校长,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担任社港中学校长,2016年2月至2021年1月担任关口中学校长,2021年2月担任道吾中学校长,2022年8月因年龄原因卸任道吾中学校长。

二、采访手记:

与寻景辉真正打交道是在2006年。那一年的9月,他担任双狮坪中学校长发生了学生饮用水安全事件,长沙和浏阳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一些媒体赶到学校,刚任副局长的我也来到了学校,和包括寻景辉在内的一群人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在处理这一事件中,我感受到他沉稳的性格、清晰的思路以及周到的安排,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

后来,和他交流的机会逐步增多,特别是他在担任社港中学校长期间,悉心学习他人之长,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他个人及学校的影响力逐步走出浏阳,走向全省乃至全国,我从心里替他高兴。

如今,真想实施课改的校长不多,寻景辉就是那个敢于“吃螃蟹”,敢于啃硬骨头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值得记录,值得弘扬。

三、对话实录:

  (一)爱心、责任与实践,是一个教师成长路上的基石,有了这些厚实的基石,就能在不长的时间里成为优秀教师。

陈 文: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能纤细谈谈你的工作经历与任职情况吗?

寻景辉:我1990年6月毕业于郴州师专物理系,同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2004年6月函授毕业于湖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2003年1月前在社港中学任教,曾担任年级组长、工会主席、教导主任、副校长。2003年2月至2009年1月担任双狮坪中学校长。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担任社港中学校长。2016年2月至2021年1月担任关口中学校长。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担任道吾中学校长。

陈 文:你在教育管理岗位时间很长啊!我记得你担任双狮坪中学任校长时出现了一起卫生事件,这个事件对你后来的学校管理有什么样的启发?

寻景辉:2005年9月15日凌晨,有几位学生反映身体有不舒服,有一学生有腹泻的现象,校外医生初步诊断为感冒,并给学生服药、打针。早餐后又有13人左右感觉不适。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将情况报告中心学校,并向市骨伤科医院院长请求支援。同时向社港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教育局办公室报告。与此同时,安排教师将患病学生陆续送往市骨伤科医院,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市教育局、卫生局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根据学生出现的症状,初步认为是细菌性痢疾暴发。这件事发生之后,学校及时组织教师就患病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及时召开家长会,稳住家长情绪,未造成重大舆情。

这起公共卫生事件,给我留下的教训是: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地下水的保护与检测,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同时要提高学校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

陈 文:2016年,你被遴选到城区关口中学任校长,在这所学校你的成绩可圈可点,请具体说说吧。

寻景辉:我到关口中学主要在体育和国防教育等特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几年下来,学校被授牌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同时也是浏阳市初级中学唯一一所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中国教育报以《走特色办学之路,强未来发展之基》为题对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进行了报道。教育文摘周报以《打造充满爱的教育》为题对学校全面育人进行了典型报道,并以《千锤百炼始成钢》报道学校国防教育特色。《教育》杂志以《“浏阳三景”:浏水之阳好学校》报道了学校育人理念和特色做法。

陈 文:能谈谈现在所在的道吾中学的情况吗?

寻景辉:2021年,浏阳教育机制改革,组织安排我担任道吾中学校长。这是一所崭新的、功能齐全的学校。目前学校一至九年级共计107个教学班,学生总计达5500多人,教职工420多人。

面对这所浏阳教育窗口学校,我定位为面向的未来智慧学校。目前,学校不仅有优质的信息化硬件设施,还有强大的网络平台资源,内容详实的师生资料数据库,每间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位老师配有电脑,学校还有录播、信息技术、创客、通用技术等专用教室,以及电子阅读室、理化生实验室等,这些都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先进的智慧教育平台和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鼓励教师用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制作课件、进行备课、开展互动教学、畅通家校沟通,运用大数据系统分析学生学情,实施分层教学,有效开展培优、辅困。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各学科组不间断磨课,强化课题研究,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建起各学科的校本资源库,包括课件、教学案、试卷、微课等。

陈 文:现在是“双减”政策落地时期,面对这个新情况,学校有什么具体的针对性措施吗?

寻景辉:“双减”是党和政府一项重大的政策,是家长关切、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减负”并非不要学习或是减少学习,而是减去过重的作业负担,减负的关键是提质,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出“减负提质”的目标,大力推行“四全”。即“全科视野的备课”,强调在全面发展全科领域理念的引导下理解学科素养,精读教材,精备学案,精研作业;“全程互动的上课”,转变教师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促发展,构建双主体、双互动的高效课堂;“全面把控的作业”,总量控制作业,注重每门学科作业质效,倡导多元弹性个性化作业;“全面配置的教研”,整体部署学期教研,形成对高质量特色发展的全方位认识。

同时落实四大举措。一是抓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师魂工程”,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及时表彰,弘扬教育正能量,注重发挥榜样力量,形成一种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家、校协同联动。“双减”“五项管理”相关文件政策出台后,学校通过召开年级家长会宣传政策,告知家长要有责任担当,“双减”不是减责任,家校需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要有行动担当,注重培养孩子阅读、运动、劳动等良好习惯。三是抓信息技术赋能。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试点学校的顺利创建,我校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普遍提升。老师在使用希沃备课制作课件、互动教学、家校沟通等方面超出全省86.1%的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学情,实施分层教学及有效开展培优、辅困等工作。四是抓校、企共同发展。学校与新华书店合作,建设了高标准的校园阅览室,积极适应语文新高考改革,将阅读课编入正式课表,教师按课表带领学生到阅览室上阅读课,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

(二)维持现状还是改革创新?这是摆在很多农村薄弱学校校长面前的一个课题。维持现状可以得过且过地过日子,改革创新需要冒失败乃至自己声名扫地的风险,寻景辉校长勇敢地选择了后者。

陈 文:当年到社港中学担任校长后,想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寻景辉:薄弱学校如何提高教育质量。2009年2月,我从双狮坪中学校长调任社港中学校长。当时全国课堂教学改革浪潮风起云涌,我就想,我们社港中学可不可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从改革中受益呢。心动不如行动。我一面了解情况,一面为改革做准备。

几年下来,社港中学由原来的落后农村中学一跃成为全市的课改先进典型。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连年获评浏阳市一等奖,当时被称为浏阳初中教育的“课改效应”。迄今为止,社港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实施10余年,2019年9月,社港中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陈 文:为什么想到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来进行课改?

寻景辉: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所以我们就把改革的切入点放在课堂。从改变课堂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和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开始。我提出了“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我在全校教职工会上说,只有通过课改,学校、教师和学生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将来的生活。

陈 文:当时的社港中学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课改前期做了哪些工作?

寻景辉:我首先是开好校务会,校务委员分组到师生中间去了解情况。通过各种会议、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我掌握了学校的一些情况。一是学校方面的:当时的社港中学缺乏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课堂和教研两大方面:课堂方面,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一味的讲,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声音沙哑,有时甚至说不出话来,可是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倦怠疲惫,学生中会听和学会的人日益减少。教研方面,学校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流于形式,研究氛围不浓;教育缺少生机与活力。二是教师方面的:表现在教师职业倦怠感很强;了解学情、研究学法少;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不高;靠“时间战”“题海战”这些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学生方面的:表现为厌学情绪严重;尊师感恩意识淡薄;学生的胆量、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

陈 文:找到了病因,那就对症下药了。

寻景辉:是的。课改之初,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规划。制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相关规划,明确课改的推进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2009年10月——2009年12月)为调研阶段。我们先后派出老师赴醴陵东富中学、岳阳许市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安徽铜都双语学校学习取经。邀请专家到校进行业务培训、课堂点评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教师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让全校教师形成共识。第二个阶段(2010年2月——2010年7月)为试点阶段。确定七年级为试点年级,按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思路开展课改试点工作。第三个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为分析总结与逐步推广阶段。对七八年级实施课改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构建了“一二五”课堂教学模式:“一”是一个理念:即“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二”是两种模式:即“自学—展示—测评”和“小组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五”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同时出台并实行了与课堂教学改革相匹配的一系列制度,以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第四个阶段(2011年9月以后)为全面推广阶段。学校成立三个中心,制定十项制度,注重督查,分月评价,全面推进课改工作。

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与总结,基本形成具有社港中学特色的课堂改革模式,即反馈——明向——互探——展示——评价。通过“反馈”环节,促使教师和学生自己更加清晰地了解学习的基础,及时矫正存在的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奠定相应基础;通过“明向”环节,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互探”环节,让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然后进行同学间相互讨论和小组内的群体讨论;通过“展示”环节,向全班同学呈现学习小组对于新知识的认识以及运用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暴露问题,引发质疑,实现对新知识的深刻认识;通过“评价”环节,评价学生的自主度与参与度和达标度,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创新。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调整管理机构。成立以校长为首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中心:课改研发中心、课改督评中心、课改服务中心。

2.优化管理方式。从四大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一是改形式。由课堂主教改为课堂主学;学习方式由原来的“独立学习”变为“独立学习+结对学习+群体学习”,学习小组由原先的秧田式变为方阵式。二是改装备。教室内外都装上了便于每位学生展示的黑板,划区分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田”;给每个班级配备了班班通,每个年级配备了展示台,每位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三是改常规。实行集体备课制度,采用三备二审制(“三备”即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精备;“二审”为导学案必须经备课组长和研发中心同意后方能付印进入课堂);教师备课采用导学案,改课本式为活页式,改备课本为电子稿;教学反思分为课时反思与周反思,总结出课堂的得与失,用专用反思本和白板撰写,并公示在外,每周一评价。四是改制度。如建立课堂督评制度,由学校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督评小组,每天一次查堂巡课,随机推门听课督查评议,另外由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记载,一天一记载,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价;建立教师论坛制度,一周一次,一位教师主讲,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介绍成功经验,与全体教师共同探讨改进措施;建立课改先锋推荐和评定表彰制度,定期评选与表彰,以先进教师引领全体教师成长;建立星级教师评定制度,分月评价,累记积分,实现教师课改津贴的动态化管理,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3.搭建课改平台。一是给教师提供了三个平台。相互交流平台;自我展示平台;自我认识平台。二是给学生提供三个平台。反馈心声的平台;才艺展示的平台;素质提升的平台。

陈文:从你刚才如数家珍的叙述中我感到当年课改动作还是很大的,这中间有没有阻力?举例说说。

寻景辉:课改之初,教师中有几种情绪。有的人懒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少想绝不多想,懒得掺和;有的人应付,要我干我就干,无所用心,敷衍了事;有的人抵触,折腾什么啊,原来不是搞得好好的么?有的人保守,生怕搞了课改反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或者效果不好,照样穿新鞋走老路,一切都替学生包办代替了。

这时我的做法坚持住。先退一小步,接纳部分教师的思想,但坚持进一大步。比如,有的课,与课改的要求相去甚远,基本上是不合格的。怎么办?给一个不合格的评价,很简单,但我下不了手,这对老师自尊心、积极性的伤害太大了。我说这课基本合格,但按课改的要求,给他提出详细的改进意见。比如课外学习活动,有的老师以自主学习为借口,把学生死死地捆绑在书本上,即使走出了学校,也要围绕课本来思考问题,设计问题。我觉得,课外活动,也就是教室外的学习,是学校和老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让他们通过实践、探究等方式,将在教室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应用到生活中去;或者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

陈 文:真有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味道。要对你的坚持表示敬意。

寻景辉:我这个人就是这么个性格,认准了的就义无反顾。

陈 文:坚持多年的改革课堂后,现在回过头来看,你觉得有哪些成绩值得总结呢?

寻景辉: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感觉有以下几点收获。

第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第三、形成了高效灵活的课堂教学。第四,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后,市内外慕名到我校交流的兄弟学校达100多所,1000多人次,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专家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陈 文:祝贺你和社港中学!七年课改,冷暖自知。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你有没有遗憾,或者说值得反思的地方?

寻景辉:遗憾当然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也很多。我觉得要使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有效推进,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要进一步在教职员工中牢固树立课改理念。一所学校如果因陈守旧,不思改革创新就永远没有出路。二是要努力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主题和不竭动力,必须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洋溢校园。三是要积极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四是要继续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与扶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教育环境。做好必要的社会宣传,减轻学校中考质量评价方面的压力,为课堂教学改革营造相对宽松的外围环境。

陈 文: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你觉得校长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寻景辉: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堂教学改革,成在教师,败在校长。如果校长没有能力解决好教师的理念和行为的转型问题,责任应该在校长。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那一定是教师给力的结果。在课改实施中全面实现教师转型上下功夫,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管理力度,校长可以大有可为。一是发挥引领作用;二是让教师有获得感;三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看得见成长的环境;四是在校园持续营造课改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让学校实现渐进式发展。

(三)学校是什么?校长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成为社会敬佩的校长?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值得身为校长的人经常思考,并把成熟的思考付之于行动。寻景辉校长在思考,在行动。

陈 文:多年多地的校长经历,你对这一岗位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知了。说来听听吧。

寻景辉:我个人感觉,作为校长,总的要求是:坚持依法办学和科学治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讲担当,明责任,善思考,勇创新。唯有这样,才能担当起一校之长的职责。

坚持师生成长是校长办学之根本。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的办学理念,我很认同。坚持面向全体师生,把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陈 文:你把教师成长放到与学生成长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很欣慰和感动。学校里,我们真的不能忘了教师的状况,没有教师的精神明亮哪有学生心胸宽广?没有教师的人生幸福哪来学生的快乐成长?在促进教师成长方面,你现在的学校有什么具体措施? 

寻景辉: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校长办学之核心。校长要着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谋事、肯干事、干实事的师资团队,让教师事业上有成就感、岗位上有幸福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这几年我在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打造素质优良的教师团体,让优秀的教师培养更优秀的教师。

二是营造温馨的大家庭氛围,让教师更有尊严地工作。

三是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人心,让教师们享受健康的生活。

陈 文:我确信这样做教师会有满满的获得感。那对学生有是怎么管理的呢?

寻景辉:教育界不是有句话吗,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此,学校全力推进学生自主管理。管理学生过程中,倡导“四有”(目中有人,心中有爱,口中有德,手中有法)的育人要求和“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关爱潜能生、关爱资助生、关爱特质生,实施“四自”(认识自我、相信自我、管理自我、成就自我)的育人模式和“四导”(思想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学习上诱导、行为上引导)潜能生转化模式,校园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各种社团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是整体设计德育主题,系列化开展德育活动。

二是通过书吧等渠道感悟国学经典、班级文化角培养优良品德、过道文化践行传统美德,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是组织“国旗下讲话”“夕会课”“废品回收”“节水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以习惯养成为抓手,与品格教育同步,分阶段突出专题训练。

四是推行“周末德育作业”,涵盖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得到家长一致好评。

五是安排假期德育实践、开设校长德育讲坛、举办家长会和落实全员家访等,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陈 文:我在网上看到你在有计划地约学生共进午餐,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取得了什么效果?

寻景辉:与学生一起吃饭,这是我早就有的想法,但一直没有付诸实施,在食堂大厅吃饭,不便与学生交流。今年上半年我特意将食堂二楼楼梯下的小空间装修一下,打造成“与你有约”餐厅,起初,我邀请的是班级参与升旗仪式的学生们,在一起吃饭,一是可以增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二是可以听取一些平时不容易听到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是培养一种仪式感,激励学生变得更优秀。现在这一举动,让学生们纷纷盼望着,其实每周抽一个小时陪学生吃饭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却收获了很多。未来,这个餐厅将是校领导与师生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小聚,建设一个充满爱的校园。

陈 文:据我所知,你是近年来教育部门为数不多的市人大常委,能说说你在委员、常委任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吗?

寻景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两次当选浏阳市人大代表,倍感荣幸。第一次是2012年9月24日我当选为浏阳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那时我在社港中学任校长;第二次是2021年8月23日我当选为浏阳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同时在10月24日召开的浏阳市第十八届一次人大会上我又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这时我在道吾中学任校长。作为人大代表,我始终感到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既是动力,更是压力。

我牢固树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观念,尊重代表职务,认清代表职责,努力把人民的利益体现好、维护好。任市人大代表和常委以来,我提出了《关于加快偏远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周转房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偏远乡村和集镇中心的幼儿园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大教育投入的建议》《关于请求将周洛学校纳入市人大帮扶学校的建议》《关于教师招聘的建议》《关于增加对边远山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津贴的建议》《关于改造道吾中学足球场的建议》《关于在学校周边科学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建议》《关于加快解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升级,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近10条建议,同时高度重视后期落实整改。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多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做到不该讲的不讲、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到的地方不去,在单位和群众中地树立了良好的自身形象。

陈文:谢谢你为教育所做的大量工作,谢谢你接受我的访谈!因为年龄原因,你现在没有担任校长了,希望你好好总结在不同学校担任校长时的经验与教训,我想这对后来者肯定有借鉴作用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