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组织居民成立加装电梯协调组, 选什么型号、怎么入户居民商量着办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6日讯 12月15日,硚口区宝丰街道空后小区5栋业主群里的信息不停闪烁,电梯加装协调组成员张广生、王川、潘志刚在线收集42户居民的意见。空后社区党委书记侯传良介绍,两年来,空后小区已经成功加装7部电梯,还有3部电梯居民均签字同意加装。电梯选什么型号、怎么入户、费用如何分摊,全都由居民协商决定。

空后小区27栋加装的3部电梯在居民家客厅外面搭建了一道连廊。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长江日报记者在空后社区空后小区看到,18栋楼房外墙崭新,有7部电梯已拔地而起,电梯入口处还悬挂着红灯笼。

空后社区书记侯传良介绍,空后小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有常住居民1838人,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趁着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不少居民提出加装电梯的需求。至于怎么装电梯,刚开始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

空后社区党员群众代表每月协商议事。通讯员董丽娟 摄

侯传良翻开一个厚厚的议事协商记录本,上面记载了空后小区党员群众参与的数十次协商议事会,涉及电梯加装、更换电线、文化长廊等问题,仅电梯加装的内容就占了一大半。“我们倡导小区治理月月谈。很多问题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反复谈成的。”侯传良说。

72岁的方俊林是空后小区电梯安装协调组的发起人之一。他回忆,当初25栋和26栋都存在低层住户反对装电梯的情况,社区便召集几名牵头人和热心居民一起商量对策,部分高层住户主动提出愿意分摊低层住户的费用。最后,协调组成员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大家一致同意“台阶计费法”,低层住户也同意酌情分摊费用。

空后小区居民参与打造文化长廊,宣传老旧改造过程中的志愿者故事。通讯员邱樊 摄

两个月前,空后小区27栋的3部电梯正式投用。“居民考察已经投用的电梯后,决定更换占地空间更小的电梯型号。电梯的入户方式也征得全体居民同意。”27栋电梯加装协调组负责人张腊喜说,由于该楼栋的户型特殊,不能把电梯直接挂在客厅外面,电梯公司先提议把电梯装在卧室外面,遭到居民一致反对。于是,电梯公司又给出第二个方案——从客厅向外延伸搭建一个连廊作为过渡,但每家每户要多出2万元。

在今年5月的协商议事会上,张腊喜抛出这个方案供居民代表讨论。“改客厅结构会不会不安全?”“本来装电梯的费用就很难分摊,还要低层住户多出钱?”张腊喜把大家的顾虑一一记下来,再分头找3个单元的牵头人商量解决办法。

一个月后,电梯公司的设计人员受邀参加空后小区治理月月谈活动,现场向27栋的居民解释工程力学原理,消除他们的疑虑。随后,多名高层住户答应共同分摊一名困难住户的费用。新的电梯加装方案就此出炉。

“59栋居民来参观这7部电梯时,羡慕不已。他们在一个月内就把钱收齐了,然后跑通了电梯加装手续。”侯传良笑着说,今年,空后小区入选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市级试点。居民自治的热情更高了。(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通讯员詹鸥 董丽娟)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