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 健康打卡 ” 的第一天!

12月15日,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线上进行了主题为《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科普讲座。

钟南山系统分析了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介绍了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以及在大学教学环境中如何让学生加强个人防护。

奥密克戎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当前全国范围内遭遇了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特点是传播性强。”钟南山说,奥密克戎在不断变异,传播力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大大减弱。在早期,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气道和肺部,但经过两年变异后,奥密克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奥密克戎病死率已降至0.1%左右

相当于季节性流感

钟南山说,回顾新冠疫情三年,在奥密克戎毒株出现前,我国累计感染新冠人数在10万人左右,病死率(死亡/确诊人数)为4.65%。奥密克戎进入中国后,截至2022年12月6日,全国累计确诊人数约25万,累计感染人数近170万人,病死率(死亡/确诊人数)为0.24%。0.24%是包含了早期的数据,最近已经接近0.1%。“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已相当于季节性流感,不是爆发性的。”

新冠病毒“北强南弱”?

钟南山: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钟南山表示,南方流行毒株为BA.5.2;北方流行毒株BF.7(BA.5.2.1.7的简称),是在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什么地方毒株比较弱,什么地方比较强,恐怕没有根据,只是从个例里发现有这样的情况。”

钟南山表示,在北方,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现传染性。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即无症状感染者。部分人出现咽干、咽痛、干咳、头痛、发热等症状,即为轻型患者。他指出,发热温度高、全身疼痛让患者很不舒服,但这与医学上的重症轻症是两回事,并不是说疼痛得厉害就是重症。

感染过奥密克戎后

一年内再感染比例非常小

钟南山表示,目前众多数据显示,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他说,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体内会产生抗体,等于打了一次疫苗。

“大家一起阳”的观念不可取

钟南山提到,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钟南山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同时,他还强调,个人防护仍然重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

钟南山提出8条个人防护建议

在讲座中,钟南山就个人如何应对感染提出8条建议:

1.加强防护(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公众聚集等);

2.不应为感染而害怕;

3.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

4.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

5.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

6.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

7.囤药没有太大必要;

8.“老药新用”要经严格实验。

欢迎点赞转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善作善成展形象,敢想敢为育新人|廊坊分校与经济管理学院风采展|#非凡十年•河工发展#河工网络接力⑧

今日开讲!钟南山院士讲座预告!

材料来源:学校共青团‍‍‍‍‍‍‍

排版、校对:靳津‍‍‍

责任编辑:付佳欣 邢琛玮 鲁智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