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夏到拉卜楞,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都是在教我们认识世界

早晨醒来听到外面下雨,赖床上不想动, 突然想来了昨天遇到的一个怪人 ,也是骑单车的,我是在刘家峡水库边遇到的,身材不高但很强健,他从后面追上我后不打招呼直接往前走,这其实很不符合我们骑行人的习惯,那我就主动贴上去说话,原来他也是一个人独骑甘南,网名胖胖,搭上话以后他倒是很热情,教我怎么骑车省力、怎么拍照好看。

我以为这一路我们就要一起结伴同行了,没想到,才骑了几公里他就说自己先走了,然后径直跑了,估计是嫌我骑的慢,或者是嫌我路上老拍照耽误时间。我很理解,像这样独骑的人一般都非常有个性的,我遇到过很多。而我其实也是这样的性格,大部分旅行我都是独自独往,不与人为伍的原因在于,体力、生活习惯、旅行目的大都不一样,或者别人要迁就我,或者我要迁就别人,时间久了就会生出矛盾,还不如一个人自由自在,象风一样,多好。

下午二点到临夏安排好住宿后,突然想起他,就给他打个电话,问他住宿安排好没有,要不过来一起住,可以节约点费用,他果然如我所料地说喜欢一个人住,那就不勉强了,不过我们说好第二天早上一起走。

现在外面下雨,我有点焦虑,不停地在窗口观察雨势,八点半雨开始小了,马上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给胖胖打电话,他却说下雨不走了,等中午再说,反正也就一百公里,一个下午就骑过去了,这就是强悍的人生哪。我比不了,赶紧拎车出门。

出市区不久雨就小了,走到临夏与甘南交界地段已经停了,这是一个叫土门关的关隘,名字土气,名气却不小,在明代时这里就是全国二十四关之一,扼大夏河峡谷,控南北要塞,是连接甘肃与青海、西藏的重要交通枢纽, 关口两边曾建有长城,有重兵把守,如今仍然可见城墙遗址。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成就了这里茶马互市重镇——土门镇,保持了近四百年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的局面,一句“要想挣银子,走一趟土门子”的当地俗语证明了此地曾经的历史地位。

土门关不仅扼守交通和经济,也曾是当地宗教文化的临界线,一路走来,细心的人可以感觉到,关口以北的伊斯兰星月建筑众多,关口以南是以白塔为主的佛教建筑,土门关上就立着代表佛陀首次在印度鹿野苑传法的双鹿伴金轮图徽。

我在土门关游客中心休息时,正好遇见一个身着红色藏袍的年轻僧人,裸露着右臂,甘南九月中旬的气温已降到十点左右,我觉得他冷,他很朴实羞涩地笑着说从小就这样,不觉得冷,又反过来关心我骑车累不累,我也笑着跟他说锻炼很多年了,不觉得累。就这样跟他聊了一会,颇觉有缘,他告诉我前面70多公里就是拉卜楞寺,一定要去看看,我说今天正好要去那。他憨厚回我,好的好的。旅行途中遇到过很多僧人,很多人都说我有慧根,去年在长沙遇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和尚(大家说他是虚云老和尚弟子),还给我起了个名字叫妙来,他意思是说,刚好他在,刚好我来,岂不妙哉?哈哈哈,我也觉得是。

过雨,空气格外湿润,大地充满了苍翠的绿色,大夏河两岸的山头起了云烟,峡谷便有了秘境的意境,“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极符合此刻此景,巍巍青山、云雾流淌、峡谷流水、静寂村庄、群鸟起落,共同营造一幅美丽纯净的秘境山水图,让独行甘南的人对远方充满了诗意的期待。

一路在大夏河上众多桥梁上往复穿行,大片的绿地如西北江南般充满了生机,黑色羊群像黑珍珠散落在草地与山坡之间,大大小小的厂房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沿途都有不知名的景区牵引着往来游客好奇的目光,秘境甘南正用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咯河汇入大夏河的位置是一个大分叉路,国道568沿着咯河继续向前延伸,我则向右沿大夏河方向前进,前方三十公里就是拉卜楞寺,在路口吃点零食喝点水,准备加足马力直达目的地,没想到诡异的一幕开始了。

出发就是一段长长的慢上坡,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全身酸软,腿脚无力,推了骑,骑了推,身上的汗湿了干,干了湿,反反复复,一小时没走到15公里路。歇息时突然想起来,今天一直在沿大夏河向上游走,临夏海拔2200米左右,这里3100米, 一百公里上升900米,坡度不明显却一直都在, 难怪这么累。

继续走,看着是一段小下坡,以为幸福要来了,猛踏几下,希望马上来个滑行,谁知脚力一停,车子也停,难道是眼花了?下车瞄了一下地形,看着还是下坡啊。再后来遇到下坡时,视觉上又是上坡,揉揉眼睛还是看不出来,难道出了幻觉,还是拉卜楞寺的菩萨在考验我?我既不是唐三藏又不是孙猴子,凡夫俗子,哪经得起考验嘛。

踉踉跄跄骑到下午六点才到拉卜楞,这时才注意到,它不仅是个大寺区,还是个镇,也是夏河县城所在地,大概都是因拉卜楞而兴起的,街道宽阔整洁,路面均为青石板铺砌,两侧房屋装饰华丽,商铺林立,更以酒店宾馆居多,一身旅游城市的打扮,因过于疲劳,也没精力四处游逛,随便找个餐馆吃点饭,回宾馆做我的春秋大梦,梦寐已久的拉卜楞寺就在眼前,不着急,明天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