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两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成投用 在家门口感受诗与远方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12月19日讯(泉州晚报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周琼琼 文/图)鲤城区两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近日建成投用,在这里可以看书、听戏、观展、欣赏非遗表演等。这两处文化空间用人性化的设计、便民的温馨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有温度、有互动、接地气的公共文化服务。

通政社区世遗人家文化复合空间开展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民房改为文化复合空间

通政社区世遗人家文化复合空间位于市区通政巷14号,由一座三层楼的民房改造而成,面积共计150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第一层是书房和茶水间,书房内有书架,图书分类整齐陈列,还有沙发可供读者阅读、小憩。茶水间有茶几,可以泡茶聊天。第二层为展厅,供平时展览用。第三层为研学空间,设置了非遗展示区,有木偶、刺绣、花灯等非遗实物展示。

鲤城区通政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来这是一处民房,社区经过改造,打造成一座集社交、娱乐和研学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文化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具有混合功能、促进良好社会交往、增强古城活力的空间形态,体现出泉州古城的人性、包容、服务及宜居程度。

随着通政社区世遗人家文化复合空间的投用,加上社区周边拥有的印记闽南文化驿站非遗展示所、睦偶九号馆书店、木偶嘉礼馆、西街101文化空间、泉州侨批馆等文化空间,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找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据介绍,第二层的展厅和第三层的研学空间将举办各种特色艺术展览、交流,展示陶瓷、茶叶、香道、闽南花灯等非遗项目,表演独具闽南传统特色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节目,为群众打造一个闽南的文化休闲综合体的品牌项目。

“家门口就有图书馆了。”社区居民林阿姨说,“这个地方,离家近,有书看,时不时举行活动,可以看非遗表演,很不错,也很方便。”

提供多种公共文化服务

开元街道新型文化空间位于开元街道百枞160号,面积600平方米。记者看到,这是一处两层建筑,划有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第一层有百姓书房、多功能厅、培训教育室,还有非遗传习所及非遗展厅。第二层为科普活动室、健身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等。

开元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员说,文化空间涵盖“阅读”“传艺”“展示”“健身”等多种功能,不定期举办展览活动展现泉州非遗风彩,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阅读、沙龙和免费课程等。百姓书房增加藏书2000多册,增配了显示屏、科普宣传等设备,开设了非遗传习所及非遗展厅,使文化空间的公共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感受诗与远方。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空间场景营造,包括空间的整体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涉及体验、符号、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更关注以“人”为中心的参与和体验,表现形式包括文化艺术场景、休闲娱乐场景、生活服务场景和自然生态场景。我市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创新打造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