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霞城城隍文化节启动!两岸民俗文化盛会邀您参与

两岸青年代表带来《特色庙会》《城内之歌》等原创歌曲表演。(天下集美 供图)12月16日,“同根共发展 文脉联两岸”2022年集美霞城城隍文化节在集美区后溪镇后溪村城内启动,两岸同胞代表、青年朋友、本地村民齐聚一堂,共襄两岸民俗文化盛会。

2022年是集美区后溪镇霞城城隍庙建庙360周年。霞城城隍庙作为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庙的祖庙,是两岸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见证。本次城隍文化节以霞城城隍庙360周年庆典为媒,搭建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平台,增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两岸青年串烧演出 一封“家书”情暖两岸

启动仪式上,电音三太子携手台青带来共创的舞蹈,充满动感“潮味”的舞姿瞬间引燃开场氛围。两岸青年代表带来《特色庙会》《城内之歌》等原创歌曲表演,唱出了青年朋友在集美携手打拼、奋力书写青春华章的热情与活力。

“这两首歌曲都是以台青后辈的视角创作,融合了两岸元素,讲述两岸故事。”台青赖淑珍是这两首歌的创作者,“城内的城隍文化,让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我想通过富有活力的歌曲,让更多的台湾朋友了解城内,来大陆‘第一站’可以来这里。”

“我在霞海,闪着泪光,遥望霞城,为何您还问我有几多乡愁?我只能说,‘它’在心里深处……”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庙的第六代管理人陈文文女士发来祝贺视频《乡愁》,诉说几代人跨越海峡的乡愁。她还托朋友送来一份手写家书,表达对霞城城隍庙360周年的祝福。

现场也为“新后溪新家园”两岸青年摄影展大赛举行了颁奖仪式。据了解,本次摄影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共收到200余幅作品,经过线上投票和线下评审,共评出一等奖作品1幅、二等奖作品5幅,以及三等奖和镜头奖共46幅。

丰富文旅大餐登场 见证两岸同根文脉

本次城隍文化节期间,在城内的百年闽南古厝里,“新后溪新家园两岸青年摄影展”、集美非遗展、“台湾‘寻根·乡愁’台湾成果特展”等文旅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将持续至2023年1月2日。

“‘新后溪新家园’两岸青年摄影作品展”分为“庙会烟火色”“市井霞城美”“Young出新后溪”“携手两岸情”等四大篇章,追溯两岸城隍庙渊源,传递后溪片区人文风光、产业特色,展示后溪辖区的建设新成就和新风貌。

传统纸扎技艺、闽南造像、闽南传统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厦门闽南香制作技艺,现场更有阿嬷亲自煮面线,献上冬日里的温暖……集美非遗展展示了集美区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介绍集美区37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寻根·乡愁’台湾成果特展”集中展示了两岸高校师生民俗文化交流成果。其中,纪录片《乡愁》以城隍庙360周年为背景,实地采访两地与城隍庙、大稻埕有历史渊源的代表人物,同时邀请商户们拿出自家好物参展。产学合作案《寻根》定向邀请导师和青年大学生以“寻根”为主题进行短视频、脚本、文创等创作,并在两岸进行优秀作品展演,传递集美风光,增进两岸了解。

【预告】

两岸特色庙会

打造交流特色品牌

2022年两岸特色庙会将在12月31日开幕,为期三天,将串联起后溪城内各地标打卡点和沿街古厝,通过开展两岸好young文旅市集、两岸青年月老趣味互动游戏、两岸乡村联欢晚会等活动,打造集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美食推介、游园市集、沉浸式体验、青年交友互动等为一体的两岸民间交流特色品牌,助力后溪文旅目的地打造和产业振兴。

届时,来自集美两岸文旅发展中心的“金牌导游”和“台青网红”们将化身庙会“代言人”,开展沉浸式“走村”全程直播,推荐两岸乡创特色产品;以“村干部+台青”的形式组成的新农人主播,也将在本次市集中为集美“两岸好货”带货。

(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陈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