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接种队送疫苗上门

接种老人在接种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12月18日,天气晴好,在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多支流动接种队分头行动,进村入户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上午9时21分,贺胜桥社区综治中心办公室接种点,工作人员准备就绪,70岁的华桃青老人第一个走进来,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吴良俊仔细询问病史,观察其精神状态,现场判定可以接种。

负责疫苗注射的是咸安区妇幼保健院护师梅珊,身边放有冷藏箱、氧气袋以及急救药等。

消毒、取药、核对、拆盒、注射、拔针……一分钟时间内,她就完成疫苗注射,一系列动作精准而娴熟。

疫苗接种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我还没反应过来,就打完了!”华桃青老人笑着说,在留观区坐下休息,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半小时后离去。

家住贺胜村13组,患有帕金森病的刘婆婆也来排队,成功接种疫苗,“我年纪大了,也不清楚到底适不适合接种,心里有些顾虑,多亏医生为我做检查,知道自己没什么接种禁忌。”她说。

疫苗接种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也有人未能接种。队伍中排第二的一位村民自述患有癫痫,医生耐心询问病史,经查看他带来的诊断书,建议暂不接种。一位曾经中风的老人,在家人搀扶下慢慢走进来,经现场测量血压,收缩压高达180,医生也建议不接种。对未能接种者,医生一一开具相关禁忌症说明。

根据流程,每支疫苗打完,要立即登记疫苗和接种者信息。为了做好衔接,镇卫生院安排专人负责拍照传回,由后方及时录入系统。

室内,接种依次进行,健康咨询评估、在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接种后留观等环节一个也不少,有条不紊。门外,人们按间隔1米距离的要求排队,耐心等待工作人员“叫号”。

这支由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和贺胜桥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流动接种队,当天上午共接种近30剂次。

当天下午,由贺胜桥镇卫生院副院长王清加带领的另一支流动接种队,先后走进黄祠村、黎首村,上门为10位老人接种疫苗,年龄最大者94岁。

送疫苗入户过程中,医护人员除随身携带疫苗,还配备了足够的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120救护车也开到群众家门口,随时待命,以应对突发情况。

据统计,各支流动接种队当天在贺胜桥镇接种疫苗57剂次,其中第一针42剂次,第二针5剂次,第三针10剂次。

为尽快建立全民防疫屏障,咸安区组建多支流动接种队,进村入户为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对行动不便、卧病在床者,采取专车接送、上门接种等方式,让疫苗接种工作既有速度,也有温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通讯员 李婷婷)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