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疫情冲击波”,“十二道防线”挡在你我身前!

【编者按】

  新时代新济南,面临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肩负着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使命。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时政融媒工作室在集团所属各媒体开设“趵眼”栏目,以“深度观察、读懂济南”为定位,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握发展大势、紧跟时政热点,从鲜活的事例切入,从更高的站位思考,让广大读者读懂新闻中的新闻、明晓决策中的考量、辨识政策中的深意,为加快省会现代化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12月19日,气温降至零下5度,寒风和暖阳交织,货真价实的“济南的冬天”来了!

  疫情正在深度侵袭,病毒似乎随处可见,阳性感染者正与日俱增,“混管阳”已经见怪不怪,家人朋友“羊了”的消息不断涌现……一切迹象表明,济南正在正面迎战疫情冲击,第一波高峰随时可能到来!

  此时此刻,大多数人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阳了是大概率的事”,大家更关心的是:如何应对“阳了”、用什么应对“阳了”、怎么尽快恢复健康这三个问题。

  其实,人们关心的这三个问题,都指向“城市的医疗救治能力”。

  基于大多数患者都出现“发热+酸痛”的表征,具体到“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就要解决三个问题:轻症患者能不能买到布洛芬等退烧药?重症患者能不能及时在医院得到救治?健康人群能不能买到必备药品来防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中央之所决策,市民之所想所盼,必定是城市之所向。

  解决买药难、看病难“两难”问题,做好防医疗资源挤兑、防重症、防死亡“三防”工作……济南正全力修筑“十二道防线”。

“十二道防线”,每一道都倾尽全力

  经过今冬1个多月的全城抗疫,济南已经大大迟滞了疫情冲击的速度,延缓了病毒对人们的正面侵袭,给构筑新的防线留下了一定的纵深和时间。否则,病毒传播的只会更快,感染的人群只会更多。

  但,奥密克戎病毒传播极快、隐匿性极强,普通健康的人与阳性感染者接触几分钟就可能立刻被感染。这对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波病毒致病力明显减弱,这为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带来了契机。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济南迅速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从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新十条”优化措施后,着手构筑“十二道防线”——

  面对可能到来的疫情高峰,济南同步推进这“十二道防线”,目的只有一个——“保健康、防重症”。

  于是,人们看到,济南趁疫情冲击波高峰到来之前,抓紧推进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抓紧推进医疗设施改造提升,抓紧招聘医护人员充实各级医院,让发热门诊应开尽开。

  通过建立分级诊疗体系,让轻症患者留在家里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重症患者去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诊疗服务,避免瞬时的就诊高峰挤兑医疗资源。

  这一点,济南很有先见之明!

买退烧药难?
布洛芬片正飞奔在路上!

  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很多人会出现“发热+酸痛”的症状,这就需要必要的退烧药和消炎药,比如布洛芬。

  搁在以往,无论是布洛芬片剂,还是布洛芬胶囊,市民都随到随买,根本不愁买不到。然而,面对奥密克戎病毒极有可能带来的发热症状,市民防范意识极高,无论是否感染,都去药店购买布洛芬。这就造成了布洛芬瞬时购买需求急剧攀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缺货。

  市民买不到布洛芬,健康就没有保障。预判布洛芬等药品会出现暂时短缺的情况,济南迅速调度,从生产厂家、大型药店、医药流通企业等渠道,加大生产、储备、供应力度。

  求人不如求己。山东是医药大省,济南是医药大市,布洛芬的供应不仅要靠外地厂家供货,还得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

  为此,济南本地布洛芬生产企业抓紧开始筹集原材料,加班加点开始生产——

  12月18日,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布洛芬。作为为数不多的本地布洛芬生产企业,永宁制药公司早在十数天前就购进了生产布洛芬的原料,全力生产布洛芬供应本地市民用药需求。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药品的生产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和体系,绝非拿来材料压制成药片那么简单——从投入原料到生产出成品片剂总共需要24天的时间。

  如今永宁制药公司的布洛芬片剂生产已经进行到“包衣”环节,这也是上市前为数不多的几个环节。预计到1月上旬,这批数百万片的布洛芬就能在济南上市。

  此外,济南疫情防治省市区一体化指挥部医疗物资保障组已经紧急调配50万片布洛芬支援基层诊所、药店等关键环节,目前该批药物已经全部投放。之后,还将继续调配60万片布洛芬缓解全市对药品的需求压力。

  目前,济南市纳入调度的“四类药品”生产企业包括福瑞达制药、宏济堂制药、齐鲁制药、双鹤利民制药等8家企业,共42个品种,其中,退烧药品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止咳药品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抗生素药品头孢克肟胶囊、抗病毒药品防风通圣丸,共21种药品都在全产能生产,全力满足市民用药需求。

  随着大批药品的陆续上市,“购药难”问题将逐步缓解!

  与此同时,“邻里药品互助”行动正在社区开展——

  倡导邻里互帮互助、同心抗疫,通过社区群、网格群、业主群等渠道互通有无、扶困解难,在满足自身用药需求前提下,向有需要的邻里提供支援和帮助,共享感冒、退烧、消炎镇痛等常用富余药品。

  远亲不如近邻!这个时候,身边邻居的几片退烧药真的能救急。

  手中有药,市民心里不慌!

真要“阳了”,不要惊慌!
正确应对定能战胜病毒!

  面对疫情侵袭,个人要随时随地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减少外出,非要外出也要尽量佩戴N95口罩,少聚集、少扎堆、多通风等。

  毕竟,奥密克戎病毒太狡猾了,万一“阳了”怎么办?

  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真要“中招”也不要恐慌,通过个人介入、医生诊疗、身体免疫,完全可以战胜病毒。

  万一“阳了”,很容易出现嗓子疼、头疼、肌肉酸痛等症状,体温也会持续攀升至38.5度甚至39度。如何处理?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说,我们吃药就是为了缓解症状,让自己没那么难受。一般从“阳了”第二天,我们最难受的时候开始吃药,或者觉得症状影响休息、睡眠,就可以吃一些缓解症状的药。

  青壮年人一般发烧,尤其高烧阶段不超过三天,到第四天、第五天就明显好转了。如果超过三天,到第四天、第五天仍然高烧,没有缓解趋势就要去医院就医。或者发病之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意识模糊等情况也要去医院。

  老年人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如果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基础疾病不太稳定的,最好在感染后就去医院让医生评估。60岁到80岁这个年龄段,主要看基础疾病是不是稳定,如果比较稳定,也可以先在家观察。如果基础疾病不太稳定,或者说有明显的心脏、肺脏,或者肝肾的功能异常,本身就需要住院治疗,再感染新冠,最好还是早点到医院让医生评估。

  截至12月19日,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凭借自身免疫力和药物辅助,挺过了“发烧+酸痛”,熬过了病毒的冲击。

  未来,可能还会有许多人遭遇病毒的侵袭。

  放平心态、正确应对、积极治疗,一定能顺利挺过疫情冲击!(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 记者:王端鹏 统筹:林江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