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熬夜的时候,它悄悄变性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

中国民众平均睡眠时长7.06小时。

64.75%的被调查者睡眠不足8小时。

大学生群体平均睡眠时长7.04小时。

44%的19-25岁年轻人熬夜到零点以后。

......

从这些数据来看,大家的睡眠质量并不高,甚至有点让人担忧。

 

尤其是大学生,一到夜里,不眠人打游戏/emo/吃夜宵/上网......或者根本就是睡不着干躺着。总之,除了睡觉,什么都做,但是第二天早上不得不起赶早八的课。

最近期末赶due更是全宿舍的人挑灯夜战,宿舍的用电量达到学期高峰。等考试周结束,成绩不咋样,头发也没剩多少了。

 

关于熬夜的危害,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但是就止不住这颤抖的手抚摸心爱的电子产品。但你知道吗,当你熬夜的时候,你的肝脏甚至可能通过变性的方式保护你......

小编第一次听到这个理论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

如果熬夜可以让器官变性,那么是不是,也就是说,也许有一天,大家都是姐妹了?(为什么不是兄弟我们后面细说)话不多说,小编现在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肝脏:变性只是我的保护手段   

3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篇有关男性在昼夜节律紊乱的情况下,肝脏通过调节激素来保命,从而“男肝”变为“女肝”的研究。

首先要声明的是,研究者认为内脏有性别二态性,即同一物种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别,就像孔雀不同性别外表不同。这一点在帝国理工研究员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也有佐证。

https://doi.org/10.1038/nature1695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现在有足够多的证据可以证明昼夜节律紊乱会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但是到底是如何影响的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因此由瑞士、德国、澳大利亚三国研究员组建的团队从昼夜节律时钟的关键——BMAL1——入手研究其中的蹊跷。要知道,BMAL1的缺失会导致人体衰老、发生病变,全身节律都会发生紊乱。

研究团队研究了肥胖、肝脏疾病和BMAL1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小白鼠的BMAL1调节的昼夜节律时钟基因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而降低,但BMAL1的缺乏可以防止脂肪肝,肝的炎症和纤维化。

小白鼠表现出早期肥胖症状,但没有糖尿病前期的迹象。

研究者在喂食被剔除BMAL1基因的小白鼠高脂肪的食物时,小鼠并没有出现糖尿病或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这与研究人员先前的预设——小白鼠会患上糖尿病——是相反的,研究员猜测是公鼠的肝脏分泌的雌激素保护肝脏免受上述疾病的伤害。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研究人员相信肝脏存在性别二态性,所以当他们发现公鼠出现这种情况后,就把健康的人类、肥胖的人类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三类群体的肝脏活检样本做了相似的测验。

结果发现男性的肝脏同样会在昼夜节律紊乱时通过调节雌激素、生长激素、睾酮等激素来保护肝脏。疾病越重,肝脏雌化越重。

BMAL1在人类肥胖和肝病中的调节

实验人员通过这项研究发现,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雌性激素的分泌与肝病治疗存在关系,但是这个变化并不能帮助人类像小白鼠一样阻止肝纤维化的增加。

虽然我们在熬夜时,肝脏在偷偷地保护着人体,但是具体的保护程度我们尚未可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它的保护作用是有限的。

肝脏的受伤和熬夜带来的伤害同样是不可逆的。昼夜节律紊乱所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会引发肝硬化和肝癌,影响着世界上约25%的人口和高达90%的病态肥胖症患者。所以熬夜虽然爽,但是真的伤人。

  熬夜使人变笨   

熬夜除了影响肝脏,还会对人的智力有影响。看到这里,你还记得今天早上学的第一个知识点是什么吗?

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发现睡眠有利于大脑对“有毒废物”的节律性清洗。

大家可以从动图里看到,当代表血液的红色液体流出大脑的时候,代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的蓝色液体就开始“趁虚而入”。

核磁共振的脑脊液循环成像

其实这时脑脊液流进大脑是来清除一些“有毒垃圾”,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讲相当于一种“清洁剂”。早在2013年就有研究发现,脑脊液有助于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工作。

然而这样的清洗过程只有在我们睡着后才会发生。

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脑电活动和脑脊液的清洗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睡眠触发了大脑的节律性清洗。或者说,是脑电波指挥了脑脊液的流动。

所以,争当熬夜冠军可没办法让脑脊液经常进入你的大脑帮你“清洗”掉那些有毒废物。睡眠真的很重要,要对自己的大脑好一点。

关于熬夜的危害,我们大多数人都能说出来它的“十宗罪”,但是一到晚上就是无法按时入睡。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和微博调研显示,入睡晚主要原因有四:

· 看手机或者上网导致睡眠拖延

· 工作或学习时长挤占了睡眠时间

· 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

· 有熬夜的习惯

有人说熬夜是对白天的报复,也有人说熬夜是自己的独处时间,因为一觉醒来又要开始面对世界。年轻人的压力让大家追逐夜晚的自由,但是身体也会因此亮红灯。除了学习和工作,以及睡眠障碍,其他的都不是不可抗因素。

在熬夜猝死经常上热搜的时代,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脆弱。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期熬夜是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它不仅让人的形体发生变化,影响内脏和智力,还像蜗牛一样跟在人的身后,我们都怕有一天和它相遇,看着它爆炸。

别再熬夜了,睡个好觉。

熬夜的研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随着生物技术的革新,我们对睡眠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变化,比如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也不一定要睡足8小时,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方案。

传统生物学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也催生出很多新的研究方法。比如受应用统计学影响,生物统计成为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内最热门的研究方法之一,前文提到的研究也都采用了生物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ViaX盐趣

编辑:利有攸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