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位最令人爱戴的中小学学科教师评选启动,谢谢每位老师的守护!

你有没有因为特别喜欢语文老师而爱上了写作?你有没有因为特别喜欢数学老师画的几何图而爱上了数学……有时影响我们一生的,就是曾经的那些微小的瞬间,就是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看似平凡的人。

这些平凡的人,最近这段特殊的日子实在太不平凡。家长微信上一句“孩子就交给你们了”,发送的是信任,他们接收到的是责任。每一位在一线的学科老师不断给孩子们发送一轮又一轮戴口罩、洗手的提醒,不厌其烦地协调着孩子们做核酸的时间,统计着各种表格,即使已经居家依然还要打开电脑,精心准备好一节节充满学科之美的网课……

前不久,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推出第四届“寻找杭州最令人爱戴的班主任”评选活动,聚焦平凡的班主任群体,众多学校和家长热情参与,朋友圈迅速被各路祝福刷屏。今天,在这寒冷的冬日,第四届“杭州最令人爱戴的学科教师”评选启动,给这些辛苦的学科老师送上温暖,为他们的辛苦付出送去抚慰。

杭州最令人爱戴的学科教师入围名单来啦,247位中小学学科教师集中亮相。12月19日10:00--12月23日12:00,上橙柿互动,为你喜爱的老师点赞送祝福。

翠苑中学语文教师聂茜

“她的语文课上,我们人人都是大咖”

翠苑中学聂茜老师的语文课,特别令孩子们怀念,不少学生来推荐她。

图片

关于聂老师和她的语文课,孩子们的话摘录如下:

在我的记忆中,语文老师聂老师是一个浪漫的人。在她的语文课上,我们人人都是大咖。我们是诗人、我们是专家、我们是导演、我们是明星、我们是编辑……我们唱诗,我们诵读,我们演讲,我们排演话剧,我们编写诗集,我们品酒,我们录制综艺……我后来的很多乐趣和成就感都由语文课开始。卷帙浩繁的世界,很感谢由聂老师开卷。

印象里,初中一共下过两场雪。而这两段最快乐的时光中,都有着聂老师的身影。

第一场雪时,所有同学都难掩内心的兴奋。我们可爱的聂老师,她慷慨地拿出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让我们尽情与雪畅玩,这是武战。

当我们酣畅淋漓,大战一场回到教室后,开始文战。一堂聂老师命名为《雪花,请落在我们的冬天里》的语文课却让从零下三度的室外回来的我们温暖无比。

我记得窗外斜斜飘着雪的茶山,我记得那节课写出的最满意的句子:冷冽的雪,让风的冷冽有了形状。

第二场雪时,她说,午休的时候去打雪仗吧!于是操场上就刻下了一整个班的脚印,雪球打在各种各样的地方:足球框的横梁,同学的胸口,你的帽兜里……这是一场“温暖”的雪仗。

现在,我或许可以写道:温暖的雪仗,让生活的温暖有了形状。

聂老师对学生的学业和成绩秉持的观念,让我们更加爱戴她。课堂上,聂老师不止一次告诉我们,成绩不能反映一切,也从来不代表一切。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聂老师从不吝啬夸奖,对于成绩不是很优异的同学,也从不吝啬鼓励。

在我心里因为成绩挣扎时,聂老师的话深深的激励了我,试卷的答案早已忘掉,可是受到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却能影响一生。

杭州中学数学教师骆黎清

她有着“读心术”的妙招

杭州中学的骆黎清老师是一位幽默风趣、深受学生追捧的数学老师。在学校里同学总喜欢亲切地叫她“骆姐”。

图片

一双大大的眼睛会“说话”,“滴溜”一转,微微一笑,骆老师的“最强大脑”中就又冒出许多新鲜事儿。

平面直角坐标系,骆老师冒出来的是“笛卡尔与公主的爱情故事”;整式化简,骆老师用的是“读心术的妙招”,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知识破译读心术游戏的奥秘。她的数学课,总是能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兴趣倍增。

作为学校的资深教师,骆老师曾获得上城区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最受学生喜爱的百合奖,多次获得上城区银桂奖、区优秀教师。她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欢笑,更是严谨的治学精神。

她会“魔法”,能从表情中读懂孩子们的需求,适时点拨,满足孩子的需要;她很“神奇”,总是能抽丝剥茧、深入浅出,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在举一反三中变得有趣、生动;她还很“黏人”,为了孩子们的订正“穷追不舍”,及时、有针对性地点拨、反馈,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杭州外国语学校科学教师刘勇

他对学生一直有着充分的包容和欣赏

刘勇老师是杭州外国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任教初中科学和高中科物理15年有余。曾获区优质课一等奖,省优质课二等奖。

图片

为了在课堂上呈现明明白白的学科知识,他一直在努力做尽量多的知识储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等科学类经典是他的日常读物;《大学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等高校教材是他的常备工具书;生活中随处可及的各种与科学有关的资讯是他的心头好。

他希望以更高的视角为学生解读科学知识,用更生动的形式呈现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总是用对“清晰、透彻”来评价他的课堂。

学生在学习上有时会遭遇困难,有时会有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他对学生一直有着充分的包容和欣赏。他说,呵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与学生耐心细致的沟通,带给他教学相长的效果。

有一次,学生问了他一个“人通过滑轮做功”的问题,他一时竟然没回答上来,为了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他马上查了许多资料,却仍然没有一个结果。

刘老师没有放弃,干脆自己研究解决,并且将最终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了出来。当他拿着论文给学生补充讲解的时候,还向学生道谢,感谢学生启发了他的思路,让他有了提升自我的机会。


前进小学语文教师徐致景

孩子们喜欢冲他喊:德哥,踢球去

“德哥,踢球去!”一群晒得黝黑的半大小子抱着足球对他们的语文老师大喊。被称为“德哥”的老师身材精瘦,是钱塘区前进小学的徐致景老师。

图片

徐老师执教18年,在两个学校带了六届毕业班,今年又交流到大江东的最东边教书。因为原来管德育工作,就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德哥”。

虽然是一名语文老师,但是他经常“不务正业”:和孩子一起踢球流汗,增进感情;开学精心设计,把黑板布置得充满朝气;时不时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带队出去比赛。

他经常和学生说:“语文,绝不仅仅只有课本上的那些课文。”他带学生躺在操场上观察云;给他们谈天说地畅谈历史,品鉴文学,自己开发“徐老师大古文”和“万物有灵”社会课程;结合时事新闻和孩子进行研讨辩论……

北大即将毕业的小赵同学去年回校看望“老班”。他笑着说:“小时候的语文课,是我一辈子美好的回忆,也是最不像语文课的语文课。”已经毕业的小昕同学的回忆文章里深情地写下自己对老师的想念。

学正中学的一位同学,每次经过小学门口总是想起他骨折后,一百二十斤不到的徐老师背着一百四十多斤的他从一楼一步一步登上四楼的场景,“德哥还开车四十多分钟从家里去医院看我。当得知是因为太重导致骨折后,徐老师还特别为我制定了减肥计划,如今我已经减了二十多斤了。

如今,“德哥”到了新的学校,又迎接着新的挑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