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礼拜大规模居家网课开始了!比起“救心丸”,你更需要这些心理科普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全面的“居家、网课”再次发生。有人这样调侃网课,让孩子们拿着手机(平板)上网课,等同于让孙猴子看守蟠桃园。我们也总能看到家长们关于网课的“哀嚎”。近日,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傅素芬,给疫情背景下“居家+网课”的学生家长们提出了科学的心理健康建议。


“居家+网课” 背景下,如何提升亲子关系,避免家庭矛盾冲突的发生?


家长应懂得“尊重”


无论孩子的年龄多大,必须先有尊重。尊重不等于认同孩子的想法、做法。尊重最好的做法就说先听听孩子怎么说。譬如,网课期中发现孩子在看其他内容,先问“刚才我发现你好像在浏览其他信息,担心错过重要的课程内容了”,此时家长千万不要先入为主“你怎么就不上课,玩其他了”,如果这样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反而会顺着你的说法,和你对着干,结果孩子真的就不听课了,也许孩子心理在想“我就玩其他了,看你怎么着。”家长应客观表达自己的担心和看到,而不要你以为的那样直接批评或指责。

家长应引导孩子自己管理时间和任务


如果三年级以下的孩子就需要协助孩子管理,譬如一起制定时间表,包括有家长陪同互动游戏时间(低年级孩子特别喜欢家长一起的游戏);如果三年级以上的,则更多的是教会他/她怎样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孩子自己管理时间、管理任务的能力,而不是什么都是包办。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支配时间的权利非常重要,当孩子学习任务完成了,哪怕半小时的时间,就交给孩子自己安排,给予孩子空间,其实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奖励,孩子的情绪也会积极,逐渐就会形成一种正性的循环。当然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年龄调整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并时间管理中特别强调作息规律。

家长应学会及时表扬


如果看到孩子成绩有进步,不能简单的说“孩子真棒”,而是应该学会表达最近这段时间孩子的努力过程。可以这样讲“这次成绩很有进步,这也是你这段时间勤奋的结果”、或者说“你这次成绩有进步,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因为看到进步的过程比成绩结果更重要,看到学习认真比成绩进步了多少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以为”家长只需要分数“的误解。

“居家+网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有时走下神、玩二下也是常见的,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但孩子需要家长理解,有理解,沟通就会畅通,亲子关系就会和谐。如果孩子们不想和你们说话,最常见的原因就是 “说了也没有过用” 、“说了他们也不懂“,所以才不想和父母进行沟通。这样孩子的心理支持系统就会变差,这就好比为心理问题的发生有了土壤,所以我们千万要保护好亲子关系。


接下来,浙江省科协也将带来更多疫情防控平稳渡峰科普,让科学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