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平稳渡峰科普 | “呵护心灵绿码”:本周大规模居家+网课要开始了,如何避免亲子矛盾?心理专家告诉你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本周开始,家长和孩子将迎来大规模“居家+网课”模式。如何避免这个过程中的亲子矛盾,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傅素芬为广大学生家长提出了科学的心理健康建议。

家长应懂得“尊重”

  无论孩子的年龄多大,必须先有尊重。尊重不等于认同孩子的想法、做法。尊重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听听孩子怎么说?譬如,网课中发现孩子在看其他内容,先问“刚才我发现你好像在浏览其他信息,担心错过重要的课程内容了”,此时家长千万不要先入为主“你怎么就不上课,玩其他了”,如果这样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反而会顺着你的说法,和你对着干,结果孩子真的就不听课了,也许孩子心里在想“我就玩其他了,看你怎么着”。家长应客观表达自己的担心和看到,而不要你以为的那样直接批评或指责。

家长应引导

孩子自己管理时间和任务

  如果三年级以下的孩子,我们需要协助孩子管理,譬如一起制定时间表,包括有家长陪同互动游戏时间(低年级孩子特别喜欢家长一起的游戏);如果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则更多的是教会他/她怎样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孩子自己管理时间、任务的能力,而不是什么都包办。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支配时间的权利非常重要,当孩子学习任务完成了,哪怕半小时的时间,就交给孩子自己安排,给予孩子空间,其实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奖励,孩子的情绪也会积极,逐渐就会形成一种正性的循环。当然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年龄调整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并在时间管理中特别强调作息规律。

家长应学会及时表扬

  如果看到孩子成绩有进步,不能简单说“孩子真棒”,而是应该学会表达最近这段时间孩子的努力过程。可以这样讲“这次成绩很有进步,这也是你这段时间勤奋的结果”,或者说“你这次成绩有进步,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因为看到进步的过程比成绩结果更重要,看到学习认真比成绩进步了多少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产生以为“家长只需要分数”的误解。 

  “居家+网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有时走下神、玩一下也是常见的,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但孩子需要我们家长理解,有理解,沟通就会畅通,亲子关系就会和谐。如果孩子不想和家长说话,最常见的原因就是 “说了也没有用” “说了他们也不懂”,所以才不想和父母进行沟通。这样孩子的心理支持系统就会变差,这就好比为心理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土壤,所以我们千万要保护好亲子关系。

来源:省心理卫生协会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周 赟

二审:周振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