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专家:安全过冬的中医调摄方案→

我省气温日渐寒冷,进入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健康防病提示要预防流感、水痘、手足口病、麻疹、新冠等传染性疾病。在积极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寒邪犯肺”之路。

24节气中从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至立春前一日为冬三月。中医认为冬天三个月是闭藏的季节,河水结冰,田地冻裂,到处是阳衰阴盛的现象。人们要早些睡,非待太阳上升不要起来,避寒就暖,也不要时常出汗,使体力愈加耗散。精神方面应像埋伏、藏匿般的镇静起来,但内心还是要像一件事情得到了满意解决而非常高兴,这种保养便是冬天“藏”气的方法。否则“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防疫不松懈

安全过冬的中医调摄方案

↓↓↓

一、精神调养:欲求精神安静,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做到如同对待他人隐私那样秘而不宣布,如同获得了珍宝那样感到满足。养精蓄锐,无扰乎阳,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

二、起居调养: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既耗阳气,又易感冒。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

三、运动调养:“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冬日虽寒,仍要坚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但有逆温现象的早晨,在室外进行锻炼不如室内为佳。

四、饮食调养: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为避免维生素缺乏,亦应摄取新鲜蔬菜。中医学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韭菜、茴香、香菜、芦笋、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龙眼、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鸡肉、鹅蛋、虾、海参、酒等。

接下来给大家举例介绍一些

冬季膳食方

↓↓↓

当归生姜羊肉汤:汉代张仲景名方,温中补血,祛寒止痛,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做汤,特别适合冬季食用。生姜可温热滋补,温胃散寒,助阳。

韭菜炒核桃仁:韭菜又名助阳草,核桃仁补脑补肾。韭菜200g,核桃仁50g。可见“养生不是吃的贵,而是吃的对”。

冬季养生粥:玉米枸杞百合粥:碎玉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