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大门服务群众!宜阳解锁党建“暖冬”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张珂

“来这儿办事可方便了,便民服务室、电脑、党建书屋都在一楼,俺们腿脚不方便,现在不用爬楼了。”12月19日,在洛阳市宜阳县上观乡三岔沟村,村民段红武言语间透着喜悦,“改造后的中心拆掉了围墙、大门,办啥事跟在自己家一样,得劲儿很。”

临近冬至,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有来办事的,有来看报的,改造“变身”后的党群服务中心成了冬日里不出村的“打卡地”。

党群服务中心“变身”,源于宜阳县全面开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两去双提”行动。

“村村改造,个个升级,去行政化、去办公化,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宜阳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陈新伟介绍, “村委会”“大队院儿”向大门敞开的“服务中心”转型,让群众更方便地“走进来”,享受更多优质、便捷、高效的贴心服务,架起干群连心桥,实现“零距离”接触。

全县353个村(社区),地方有大有小,“家底”有厚有薄,咋改造,才能顺民意?

结合实际,分类制定专属改造“套餐”,全面铺开“7+N”型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底子”厚的作试点。每个乡镇选择1到3个基础设施较好、7项功能基本完善的村(社区)作为试点,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缺啥补啥,打造符合基层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28个试点村(社区)全面建成投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中不溜”的逐步推。150个硬件相对较好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纳入第二批改造提升工程,计划明年6月底前完成功能提升任务;“先天不足”的大改造。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剩余175个村(社区)的支持力度,提升硬件,拓展场所,再对照“七个有”标准完善服务功能,规划明年12月底前全部提升到位。

针对党群服务中心空间较大、服务场所集中的村(社区),采取“集聚式”建设,整合改造现有场所,增加相应服务设施,合理扩充服务项目和内容,建设“一站式”服务场所。

樊村镇沙坡村把原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改造成日间照料中心,二楼建成文明实践站;紧邻的原小学也利用起来,一楼建成乡村振兴馆和农产品旗舰店,二楼建成技能培训中心和托幼中心;对面的门面房重新利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阅览室,多点合一,多项功能有机集中、融合,实现“跑一趟腿,办多件事”。

功能室分散布局,无法集中利用,怎么办?该县采取“分布式”建设,增设相应功能室,增加服务功能,打造“10分钟服务圈”。有的村庄地处偏远,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小、房间少,“跟不上”大部队,怎么办?

该县采取“嵌入式”设计,按照工作相连、内容相近的原则,腾退房间转化为服务场所,原则上不再单独设立村“两委”办公室,村干部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公,为村民提供最“接地气”的服务,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此外,该县突出灵活改造,不搞千村一面、大拆大建,依据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场所大小、设施新旧等,用好“巧劲儿”,下足“细功夫”。

据悉,目前,宜阳县辖353个村(社区),全部建有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准化卫生室,273个村(社区)建有技能培训中心,133个村(社区)建有日间照料中心,98个村(社区)建有托幼服务中心,189个村(社区)建有便民超市和电商物流站点。各村、社区纷纷“出招”,通过拆除围墙大门、利用和改扩建现有设施场地、整合党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实现服务场所“下楼”、服务质量提升。

(本文配图:宜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