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 】

封面图|青简 ©

今日冬至

夜最长的一日来了

站在北半球的你我

可往屋檐一看

所有隐秘的阳光从东方而来

冬至岁至

美好如约而至

冬至的“至”,有三。

《三礼义宗》记载:“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阴气盛极,阳气始生,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然而,人们心中最美的“至”,叫年关将至。

“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的风俗,在华夏依然鲜活。杭州人穿新衣戴新帽,往来庆贺,热闹欢乐与过年不无二致,更有“肥冬瘦年”之说。

温暖的潮汕冬节也隆重,猪、鸡、鱼的三牲和果品少不了,拜祭完祖先,再一家人排排坐吃个团圆饭。一切“冬至大如年”的庆贺,大都有着对“年越来越近”的欢呼。

另一面则是对日始的迎接。“一天之中,日出之际是日始。一年之中,冬至日起,白昼由短而长,亦可谓日始。”

数着数着,岁末冬至。盼着盼着,新日伊始。

人在冬至,会看到自然的神奇。

暗无天日的始皇陵兵马俑坑的下午,会有阳光斜照进来,地下的兵马俑有了光亮。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的桥洞,也因此成了金黄色。

人在冬至,生活充满诗意。“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人们着墨寒梅,一日一瓣,九九八十一瓣,染尽梅花到春深。

或着墨书法,书一句“庭前垂柳珍重待东風”。一字九笔,九九八十一字,写尽东风起。

图2|物道 ©

或唱着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花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一声一声数着季节的变迁,一声一声叹着流年之美。

至|三

一候蚯蚓结。蚯蚓在阴气强盛的日子,卷缩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鹿之角因感到阴气,而消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坚冰深处春水生,阳气正在从地里萌生。

时节之美,在于它必然的轮转。

人在其中,

体会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品味着春有韭菜秋有香,夏有凉瓜冬有腊;

时至今日,经历着戚戚瑟瑟,也不必急,

冬至,

陌上春来,

我们,慢慢走。

这个冬至,或许有很多人居家。不过就像郁达夫说:“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没有哪个季节比深冬更适合闲居,我们可以放下所有,心安理得只为温饱,照顾自己。

图|淸凉地儿-了琹 ©

晒晒太阳,好好放松

《黄帝内经》说:“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太阳出来的日子,在阳台,在楼顶,在院中,晒晒太阳吧!背对着走一走,直到一团暖暖的和气就从肌肤上冒出来,手暖身暖。

或者看看太阳吧,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只等阳光从东头照到西头,夕阳西下,放松放松。

图|淸凉地儿-了琹 ©

围炉煮茶,清欢无事

这个冬天最好的围炉,宜煮老白茶。老茶客们认为,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是否真的有药用另作它论,但老白茶确实有药香。

又没有经过太多制茶工序的干扰,只有自然日光的萎凋和日复一日的存放。茶与香都很干净,饮过几杯,就像泉水含在了喉咙里,很是舒适。

冬天的夜里,就煮一壶白茶吧!火盆熊熊烧着,人们暖暖聚着,白茶清欢无别事,一心只为自己。

图|淸凉地儿-了琹 ©

燃一炉香,凝神静气

林清玄在《沉香三盏》说:“焚香是最奇怪的,不论何时,只要看到一炷香,心灵就有了安定的力量。”沉香也是最凝神的香,适合忧虑思多之人。

另外《本草纲目》还记载着一味叫“苍术”的香,“用赤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诊,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

以香净气,是古代很常用的方法。今日我们虽有更科学的净气方式,也不妨点一点香,静坐一会儿,净化一些无谓的杂想。

图|淸凉地儿-了琹 ©

冬至,最为古人所称道的便是它的“一阳生”,《淮南子》记载:“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一阳复圆,是将团圆。

人们在这样的好日子,吃圆圆的食物,做圆圆的事。

图|清可 ©

汤圆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如今的江南人家也延续着旧时风俗。糯米粉搓成面团,一粒一粒掰下来,包上花生糖、芝麻碎的馅料,揉成一颗颗白白胖胖的汤圆。

有的什么都不需要加,团成实心的一圆。水沸,丢几片姜进去一起煮开。一口甜糯下肚,再配上随锅煮的甜汤,有甜有辛香。汤圆也叫“冬至团”,诸事将圆。

图|清可 ©

米圆

在闽南,人们吃米圆,也叫米丸。《惠安县志.风俗志》:“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

大米米粉团成丸、圆,煮成甜丸汤做早餐,以及敬奉各路祖先,或粘于门上,称“敬门神”。元宵的米圆称“头圆”,冬至的米圆称“尾圆”,吃完之后,一年都头都圆圆满满。

饺子

北方人相信,“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人们揉面、擀皮儿、拌陷,捏成半月形,类似耳朵,也叫作“娇耳”。

冬至吃饺子是一种很圆满的习俗。家人朋友一聚,吃吃喝喝,锅里时不时飘出来的饺子香气,胃暖人暖。

图|清可 ©

今日冬至,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将迎来一年中黑夜最漫长,冬天最难捱的一天。

生活在杭州的高诵芬,却在她的回忆里写到:“冬至夜是一年最长的一夜,据说那夜做的梦最准,梦预言以后的事。我常常希望这一夜做个好梦。”

图|清可 ©

今日冬至,做一个好梦吧!

醒来发现,天亮更早,日子更好;

醒来发现,炊烟又起,缓缓归矣;

醒来发现,冬至阳生春又来。

图|清可 ©

文字为物道原创,谢绝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