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今年以来,聊城共为132个项目自主安排新增用地指标6062亩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2日讯 12月22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制造业强市专题第二场)。聊城市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副主任孙西光就聊城在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工作方面的有关做法作介绍。

优化分配方式,提高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投放准度

为从根本上破解以往“项目缺指标、项目等指标”困境,让指标要素第一时间直达一线,今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方式,实行重点项目用地市县分级分类保障。一是按照“土地跟着人口走、指标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创设7000亩“虚拟”新增指标,于年初一次性全部预支下达到各县(市、区),赋予县级充分的用地自主权。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共为132个项目自主安排新增用地指标6062亩,为项目早日落地奠定了基础。二是为纳税亿元以上的企业预留指标1000亩,积极鼓励大企业上好项目、大项目。

坚持“内拓外争”,做强做大可支配指标的盘子

今年,通过不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力度以及积极向上争取,聊城市获得可支配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9021亩,形成了“指标等项目”的良好局面。严格“增存挂钩”核算机制,倒逼各县(市、区)以增量带存量,不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最大程度做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核算指标的盘子。截至目前,聊城市通过化解批而未供和处置闲置土地获得省核补新增用地指标4260亩。同时,练好内功争指标。盯紧政策导向,高标准开展业务工作,最大程度向上争取奖励指标。今年以来全市争取各类奖励指标1786亩,其中,因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良好,高唐县获得国务院大督查奖励新增指标1000亩,为全国17个、全省2个获得奖励的市、县之一;因耕地保护工作突出,莘县获得奖励新增指标300亩;因项目用地报批质量高效,获得省奖励新增指标486亩。全力争取统筹指标。积极配合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做好省重大和省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工作,尽最大努力将项目用地列入国家和省统筹保障的盘子。经积极争取,今年聊城市21个有新增用地需求的省重大项目获得省统筹指标2821亩;东阿外环路和莘县农村住宅项目获得国家直配指标154亩。

积极主动服务,畅通项目用地保障渠道

一是大力推行土地服务专员制度。今年在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明确服务专员124名,主动与发改、交通等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展了多轮次的土地要素“一对一”对接活动。在摸清用地需求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指导项目解决规划调整、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占林审批、占补平衡落实等难点堵点问题。今年以来,共对接项目300多个,为74个存在问题的省市级重点项目提出了化解方案并建立了服务台账,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真正做到“企业吹哨、专员报到”。二是持续优化审批流程。不断优化用地报批程序,将市级审批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以内。推行不动产登记重点项目“专窗办”,为省、市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专门设置受理窗口,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登记过程中的抵押贷款融资等问题。三是创新建立项目用地预选址机制。与发改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省市级重点项目预选址工作机制的通知》,自然资源部门主动靠上,采取在产业类备案制项目立项后,协助做好选址查询和引导选址的方式,破解该类项目因选址不符合规划、不在成片开发范围,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调整规划、编制方案而无法快速启动征地程序的问题,为项目后期用地畅通渠道。

闪电新闻记者 赵赫  聊城报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