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交警提醒您!“药驾”堪比“酒驾” 近期一定注意这件事

最近,大家都忙着抗“羊”,每家都准备了不少抗“羊”药,但作为驾驶人要格外注意,有些药服用之后可能影响驾驶安全,在此,西峰公安交警提示大家:服药之前一定看清说明书中的“副作用与禁忌”,避免药驾的危险。

药驾:是指驾驶人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正是导致“药驾”的罪魁祸首。

药驾有哪些危害?

“药驾”不同于“酒驾”,驾驶人在服药后并不会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加之多数人对“药驾”的相关了解很少,因此“药驾”很难被发现和避免,这就使得“药驾”成为了马路上的“隐形杀手”。

不良反应一:视物模糊

如果开车时视力受损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下列药物均可引发视力降低、视物模糊或复视等症状,开车前应谨慎服用。

不良反应二:嗜睡

许多药物中含有中枢抑制类成分,从而使驾驶人产生嗜睡、困倦、疲乏等症状。例如:

不良反应三:眩晕或幻觉

驾驶车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神集中,如果服药后出现眩晕或幻觉,势必会影响驾车安全。具有此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不良反应四:定向力出现障碍

定向力是指人对时间、地点(或方位)及人物的判断能力,这也是驾车过程中的重要能力。当驾驶人定向力出现障碍时,极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不良反应五:多尿或多汗

多尿、多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驾车人的情绪及注意力,对驾车安全造成威胁。

哪些药物能引起药驾?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如何避免药驾?

首先,驾驶人在看病或买药时应主动说明“我是驾驶人”,请医生尽量避免开出对驾车安全有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

其次,在服用药品之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品成分、用法用量的同时关注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切忌超剂量用药,并尽量避免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内开车,因为此时药物的效力最强,对驾驶人的影响也最大。

如果服药后开车,应时刻注意自身状况,出现身体不适或上述不良反应时应停车休息。患病严重的情况下,不建议驾车出行。

来源:庆阳公安交警新媒体

编辑:范志瑞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