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做到这几点,来年身体健康倍儿棒

盼啊盼

终于等来了冬至

都说“冬至大如年”

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

比如吃饺子、吃汤圆、酿米酒等

其实,不光是传统民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专家表示

冬至养生也有很多讲究

冬至当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来说,这一天是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藏之气致此而极,之后,白天就要渐渐变长。

“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气候变化相适应。”浙大一院中医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剑平副主任医师表示,人体也要顺应冬至昼夜长短的变化而变化,养生要做到敛阴气、重护阳,食进补、因人异,调情志、强体质。

敛阴气,重护阳

冬至昼最短夜最长,中医认为是一年中阴气最为强盛的一天,之后阳气开始缓慢生发,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代也有寓意新生命的含义。此时由于天气寒冷,人们的活动多由动转静,也非常有利于阳气的蕴藏。

而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冬至养生重点要调护阳气,避免因寒冷等外邪侵袭致使阳气受损。尤其是要保护好头部、背部和脚部。

“我们讲头是诸阳之会,既是阳气汇聚的地方,也是阳气散失最快的地方。”李剑平副主任医师提醒,出门最好带上帽子,尤其是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人群,要避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同时,由于足底有很多与脏腑相关的穴位,且保温能力有限,容易受寒,古人也有“百病从脚起”的说法,他强烈建议做好足部保暖,不裸露脚踝,多做足部运动或入睡前用热水泡脚。

食进补,因人异

而说起养生,食疗进补是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话题。吃应季当季的食物,是食疗进补的主要原则。李剑平副主任医师也推荐了几种适合当下食用的食物。

韭菜

韭菜性温、味辛,入肾、胃、肺、肝经。有补肾温阳、益肝健胃、行气理血、散瘀解毒等功效。

但是,韭菜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吃,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胃肠疾患的患者要慎食。《本草纲目》也曾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现代医学认为,有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不宜食用。

萝卜

萝卜性寒,味辛甘,有化痰清热、下气宽中等功效。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称,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萝卜富含膳食纤维、钙、磷、铁、钾、维生素C、叶酸等营养物质,且属于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适合想减肥的人群。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白萝卜性寒下气,脾胃虚寒者应该少吃,有消化性溃疡和甲状腺肿大患者不宜食用。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人参不能和萝卜同时服用。

山药

山药性温,《本草纲目》提出其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等功效。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特别是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有利于增强肠胃功能。

调情志,强体质

中医五行规律认为,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春、夏、长夏、秋、冬五个自然季节,所以冬季养生重在养“肾”。李剑平副主任医师指出,冬至后要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肾的精气,要调节情志,养足精神,强健体魄。

1 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愉悦心情,不忧虑;

2 睡眠上要适应昼夜变化,早睡晚起,保护好体内阳气,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

3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阳光有助于阳气生发,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增强抵抗力,但冬至后运动不适宜出门过早,不建议时间过长,不建议大量剧烈运动,不可满身大汗,避免阳气外泄。

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温病”,想要来年过得健康,不妨赶紧按照专家的建议行动起来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