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12月22日

在中国文化中,冬至

满含期盼,又极具意蕴

这一天,随着太阳的位置最靠南边

白昼变得最短

夜晚变得最长

跟着自然的节律

感知时光脚步

一年快要走到终点

终于有时间暂时卸下疲惫

奔赴团圆。



冬至来源

冬 至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节气习俗

冬 至

吃烧腊与姜饭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吃年糕

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人间团圆,温暖人心

冬 至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早在周代,历法以农历的十一月为正月,冬至日作为一年的岁首,也就是说在周朝,冬至就相当于新年。《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一天,全国上下放假休息,大家从忙碌公事中抽身出来,陪家人尽享冬节之乐。衙门、店铺都要休息,当街道归于沉寂的时候,家里的膳厅便成了热闹非凡的地方,早晨祭祀过后,便是相互拜贺,逢人都要送上冬日最美好的祝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