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天雪地中挖掘金山银山——吉林铸就高质量发展“冰雪引擎”

 开栏语:

长白天下雪,吉地新体验。

数九已至,冰封雪飘,在冷寂时节邂逅绝美冬景,在酷寒日子畅游雪野冰川。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的第一个雪季,中国“冰雪经济高地”吉林省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继续探索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经贸、冰雪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全链拓展,在全球“冰雪黄金纬度带”上进一步擦亮“长白天下雪”这一白金名片。

今起,新华社客户端“吉林新观察·长白天下雪”正式开栏,请跟随记者的文字和镜头共同见证吉林冰雪的新故事、新亮色、新传奇。

隆冬的吉林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壮丽。在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等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近年来,吉林省凭借冰雪资源优势,紧抓冰雪产业发展黄金期,全面构建现代化冰雪产业体系,以扩投资、促销费、强文化为手段,在冰天雪地中挖掘金山银山,为吉林高质量发展铸就“冰雪引擎”。

扩投资——“再造一个北大湖”

冬日虽寒,冰雪梦燃。在位于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北大湖滑雪场,雪道上众多雪友疾驰而过,腾起阵阵雪雾。这里优良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让全国各地赶来的雪友乐而忘返。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吉林市冰雪试验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022北京冬奥会遗产报告》显示,2018至2020年,我国冰雪旅游的重资产投资项目规模将近9000亿元。其中,吉林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额位居全国第一。而相关企业在冬奥会效应的驱动下,早在今年夏天便纷纷加大投资力度。

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总经理曾岩介绍,经过雪季前的改造升级,目前北大湖滑雪场雪道由27条增加至47条,缆车由8条增设至10条,可提供床位6800张,今年雪季接待能力可达150万人次。此外,总投资预计超过300亿元的北大湖整体开发项目正在推进中,“相当于再造一个北大湖。”曾岩说。

不光是北大湖,吉林市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长春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等也纷纷增设了雪道、酒店等基础设施。8日,在新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原址重建改造的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迎来新雪季“开板”。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度假区对酒店接待房间、雪道拓宽工程、公共停车区域等7大滑雪板块进行了优化升级,以提高滑雪接待能力和水平。

未来5年,吉林提出要全力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三个万亿级大产业,冰雪产业将是万亿级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据统计,目前吉林省已建成75座不同规模的滑雪场,拥有319条雪道,滑雪场单日最大接待量达到10万人次。

促消费——“从浅尝辄止到多次参与”

据“滑呗App”统计数据显示,在12月6日的全国滑雪场记录滑雪里程数统计中,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和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位列三甲,前10名中吉林省滑雪场占据4席。

11月19日,在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V-PARK地形公园,滑雪爱好者飞跃跳台。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数据的背后是投入的成果。吉林省内各大滑雪场新雪季的投资扩建,吸引来大量餐饮、酒店品牌入驻。在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以“梦在雪场,家在瞻云”为理念的瞻云Salomon户外运动主题酒店成为雪友们滑雪度假新选择,酒店可提供床位超过4000张,日接待游客量达到1万人次。

雪场设施与服务的升级,还吸引众多南方雪友北上。杭州人傅鑫龙已连续7年来吉林赶雪季,滑雪度假对他而言是冬天的一种生活方式。“仅11月份,我们就组织来自杭州、上海和江苏的5个俱乐部600余人来滑雪。”傅鑫龙说,“这里既能满足新手度假体验,也有适合发烧友的高级雪道。今年来看,商圈业态更丰富了。”

“南方人多了,孩子多了,从浅尝辄止到多次参与的转型者多了,拓展滑雪+雾凇、+温泉等的人也多了。”资深雪友张昕云评价。近年来,吉林冰雪休闲度假、冰雪温泉养生、冰雪观光体验等产品日趋丰富,“滑冰雪、泡温泉、看雾凇、赏民俗”更是成为游客消费热点。

本雪季,吉林雪场经历了抢占线上预订线下经营先机、大型雪场接待省外游客与中小雪场接待本地游客的防疫“分流”、多地感染者增加导致客流减少等阶段,但难掩消费群体壮大趋势。

记者了解到,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吉林各雪场国内游客咨询量、预订量呈回升态势。为此,吉林各大滑雪场正“开足马力”迎八方客。“我们75台移动式造雪机开足马力进行人工造雪。”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市场营销负责人说。

强文化——“构建吉林冰雪价值观”

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兑现文化价值。5年来,吉林深挖冰雪文化价值,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到“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从“最美的雪花飘落在吉林”到“这里的冰雪最吉林”,逐步构建吉林冰雪价值观,让粉雪文化深入人心。

在位于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长春冰雪新天地施工现场,卡车穿梭、机器轰鸣、冰屑飞溅……数千名工人开启日夜赶工模式,为冰雪新天地月底正式营业做最后准备。今年已经“4岁”的长春冰雪新天地,近年来逐渐成为东北冰雕雪建届的“顶流”,不光是因为流光溢彩的美,更是因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19日晚,参加2022年第三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的中俄两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前来参观游览。今年长春冰雪新天地的主题是“中华五千年冰雪贺盛世”,各式以冰雪为载体的“文艺作品”,让代表团的嘉宾、运动员和教练员们赞不绝口。

12月15日,在长春五环体育馆,俄罗斯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场边为参加训练的中国运动员助威。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冰雪文化深入人心,冰雪生活也成了新风尚。吉林省充分利用冰雪资源优势,开展以“健康吉林·乐动冰雪”为主题的系列全民健身活动。据统计,吉林省每年开展冬季全民健身活动超700场,参与活动人次超1000万。同时,吉林省还广泛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普及活动,这种集文化、体育、教育于一体的方式,带动了吉林人冰雪生活的繁荣健康发展。

吉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吉林依托全球地域标识和中国冰雪文化,对标世界级冰雪旅游胜地,重点打造“长白天下雪”概念。未来,文旅厅将以打造“万亿级”支柱产业为目标,为把吉林建设成为旅游强省、中国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贡献文旅力量。

原标题:吉林新观察·长白天下雪丨在冰天雪地中挖掘金山银山——吉林铸就高质量发展“冰雪引擎”

编辑:李艺

来源:新华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