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坚持爱心接力全力护佑生命

近三年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下称遵医附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日常诊疗和高质量发展,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至今,医院器官捐献与移植团队共完成肝、肾、心脏三类大器官移植共386例,其中,肝移植132例,肾移植246例,心脏移植8例。在移植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各项移植技术全面发展,成功率与术后生存率迈入国内一流水平。

遵医附院院长余昌胤说:“器官移植是救治器官终末期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大型三甲综合医院重点开展的技术,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家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省级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疑难危重症救治是我们主要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是我院的重点工程,能独立开展心脏、肝脏、肾脏等大器官移植也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我们将继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把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做得更好,满足广大终末期器官病变患者的需求,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作为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指定的三家具备OPO(器官获取组织)资质的单位之一,医院医务处处长张骏说:“除了组建专业的OPO队伍,构建符合国家规范的捐献与移植体系是开展器官移植工作的基本条件,每一例捐献与移植都涉及院内外的多学科、上百人团队的相互协作,因此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肯定离不开医院领导的全力支持和协调。”

遵医附院党委书记唐自力在指导和部署工作时多次强调:“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必须合法合规、严谨认真,尤其在脑死亡判定与质控等环节千万不可马虎大意。”

医院多次迎接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器官移植专项检查,均获得行业内专家的好评与肯定,成为国内少有的短期内两次新增移植资质的单位。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谭州科表示,“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没有器官移植,很多生命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拯救。尽管近年我国公民中愿意在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总体捐献率还是偏低,10位潜在的器官捐献者中,能够成功捐献的往往只有1例。”

由于器官捐献采取“双盲原则”,捐献者与接受者并不见面,器官捐献协调员就是双方的纽带,常被称为“生命的摆渡人”。

2017年初,医院由医务处牵头成立了专职的OPO办公室,它是贵州省成立最早的专职OPO团队之一。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协调员队伍建设,他们经过系统培训,持证上岗。平时,他们发动各县医院有关科室的医生参与,面对公众开展器官捐献宣传。全天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要在有限的时效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潜在捐献者及家属捐献,还要与医生争分夺秒共同开展器官维护。按照省里统一规定,遵医附院OPO办公室服务范围为遵义市、铜仁市和毕节市(黔西、织金除外)。目前,医院共有3个OPO协调员小组,有3名专职协调员和多名兼职协调员。为了开展器官捐献工作,医院的OPO团队成员在乌蒙乌江、梵山净水艰苦地跋山涉水,播撒爱的种子。医院OPO也成为贵州省完成OPO捐献案例最多的机构。由于器官捐献工作积极出色,医院多次受到贵州省红十字会、遵义市红十字会的肯定和表彰。

为了完善器官捐献体系、更好推动器官移植工作开展,医院加强了脑死亡判定相关工作。为了护佑生命之树常青,医院在追求科技进步、医疗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切实履行公立医院、省级医疗龙头的责任担当,最大程度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

遵医附院尽可能减少移植患者的医疗花费,据了解,在医院进行各类器官移植治疗的花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上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到该院进行移植登记。

医院党委书记唐自力表示:“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立足公立医院实际,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于健康安全的新需求、新期盼,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勇担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时代重任,为推动贵州的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文/肖毅 谭州科陈玉祥 张洁 杨国军)

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责编:阎秀峰

审核:张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