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疼痛不要“妖魔化”,服用药物需要对症对量

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大家口中流传的“刀片株”。最近各医院的互联网医院门诊也接诊了大量咨询新冠相关性疼痛的病人。感染新冠后为什么会全身疼痛?镇痛药物又该如何选择?记者采访了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药剂科的副主任徐小芳。

微信图片_20221223101915.jpg

微信图片_20221223101922.jpg

近期,不少市民最关心的新冠症状就是各种“疼”,感染的人各种晒朋友圈喊“疼”,还没感染的人也是惴惴不安,被吓得不轻,不过徐主任介绍,就像一个不运动的人突然过量运动,第二天就会浑身酸疼一样,其实对于新冠病毒引发的疼痛,也不应该过度“妖魔化”。

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药剂科副主任徐小芳表示:“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跟病毒发生战争,人体会自然释放一些因子,这些因子一个会引起机体的疼痛。第二个原因是机体发热以后,耗氧量会增加,造成你体内新陈代谢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就会造成乳酸堆积,也会引起疼痛,就像你运动完以后小腿的肌肉酸痛。第三个原因就是新冠病毒本身对人体的神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所以也会引起一些神经性的疼痛。”

微信图片_20221223102034.jpg

微信图片_20221223101917.jpg

徐主任介绍,解热镇痛药物的机制简单来说,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源头掐住导致发热和疼痛的关键因素。针对成年人和儿童的发热及疼痛症状: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针对单独出现的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痛、腰痛症状:可选择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和双氯芬酸钠等;针对神经痛(表现为针刺样疼痛、火烧样疼痛、刀割样疼痛或者跳痛等):建议首选普瑞巴林或者加巴喷丁,必要时联合解热镇痛药物。

微信图片_20221223102027.jpg

微信图片_20221223102022.jpg

徐主任还说:“解热镇痛药,一般来说作用都有封顶效应,如果你今天用的药剂量已经达到了日剂量的最大值,即使再增加药物的剂量,也不会增加镇痛效果,反而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有就是解热镇痛治疗,不能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因为不仅不会增加镇痛效果,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强力感冒片、速感胶囊、新癀片等这些中成药当中,都含有一定量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如果你在吃这些药的时候同时服用其他解热镇痛药,药物可能严重超标,会增加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微信图片_20221223101909.jpg

微信图片_20221223101920.jpg

任何解热镇痛药物都有导致消化道溃疡的风险,对于高龄、联合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既往有胃肠道溃疡病史或高风险人群,如需要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也正是因为解热镇痛药物的消化道损伤作用,任何解热镇痛药物不可联合使用。此外,市场上销售解热镇痛药物存在多种规格和剂型,如缓释布洛芬、控释对乙酰氨基酚,使用时不建议掰开或研碎,否则会破坏药物制剂工艺,导致退热效果不持久。因市售复方感冒药中大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联合用药时需注意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总剂量不宜超过2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