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15分钟城市”需要怎样的社区服务?

日期: 来源:环球时报收集编辑:环球时报

江 瀚 曹 劼 范毓婷

编者的话: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提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国将以试点形式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应如何解读社区嵌入式服务?相关理念是否对接“15分钟城市”的设计愿景?对城市发展和居民消费有哪些影响?

政府“搭台”,市场“唱戏”

江 瀚

在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下,城市居民对于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方案》的出台,不仅满足了当下居民对于高质量城市生活的刚需,也再度引发人们对“15分钟城市”的期待与讨论。

何为“15分钟城市”?根据法国学者的观点,这是一种以步行或骑行距离为半径,居民能够在15分钟内到达各种服务设施的城市规划理念。这种模式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缓解交通压力。

支持“15分钟城市”的人认为,这种规划模式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并增强社区凝聚力。例如,荷兰小城乌得勒支就是一个标准的“15分钟城市”,居民可以在15分钟自行车车程之内享受到城市的几乎所有服务。

在笔者看来,《方案》与“15分钟城市”的理念是相契合的。方案中提到的各类服务设施,正是为了满足居民在15分钟内解决生活需求的目标,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从而减少浪费在路上的出行时间和距离。对于居民来说,一方面,《方案》的规划思路可以促进城市发展。通过在社区内建设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方案》更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体验。由于服务设施建在社区内,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各种服务,降低消费成本,提高消费满意度。

诚然,“15分钟城市”也有不尽完美之处。国际上曾有反对者称,过于强调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备化,或将会导致重复投入与建设,甚至有可能导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绝对“孤立”等。

事实上,要实现“15分钟城市”,仅仅依靠社区嵌入式服务是不够的。需要统筹协调更多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配套与理念相同的交通系统、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所以,正如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在解读《方案》时所提到的,社区嵌入式服务并非是由政府包揽的服务,相反是政府“搭台”(硬件上有形的运营空间,软件上有政策的扶持),由市场主体、社区、群众来“唱戏”,确保家门口的公共服务可及、可得、廉价、高效。(作者是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让“稳定的生活”代代相传

曹 劼

在英国,社区服务的影响力渗透到每家每户,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付出贡献的个体。小到一条街道,大到一座村镇,社区嵌入式服务被认为是最有效,也是最实际的生活互动模式。

笔者曾读到过这样一条英国本地新闻:大约六七年前,英格兰南部遭遇较严重洪灾,进出受灾城镇的公路被洪水淹没,政府的救灾军车难以及时进入。待到军车赶到时,当地人早已自发用沙袋高垒在路边阻挡水势;教堂、学校等公共场所被用来安置受灾严重的居民;临时柴油发电机也已在不间断运作,保证晚间的供电和供暖……社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基本服务和应急措施,这样的例子令人印象深刻。

但多数时候,英国社区的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居民托育、养老、家政服务以及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了完备的社区服务,本地人不需专门前往更大规模的城镇,甚至只能搬家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的社会服务模式,一方面可以令居民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影响着一代代当地人,努力维护这样稳定的生活模式。

笔者在英国生活的小镇,总人口大约两万,是一个典型的趋向老龄化的社区。为了带动地方经济,一栋占地约5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中心选在了非商业路段,把黄金路段让给了更多的零售店家。然而,这处社区文化中心的人气丝毫不逊于商业街。今年已经70多岁的安吉拉是退休的舞蹈演员。她和一群社区舞蹈爱好者在社区中心为大量当地的孩子教授舞蹈,收费相对低廉,深受当地居民欢迎;当地人赛蒙从他母亲那一辈起,就接手了由邮局改建成的社区幼儿园,雇用当地的青年女性作为幼儿园员工,以较低收费和较长的看护时间,为当地居民照顾60多名儿童,口碑也一直不错;当地的私人企业投资运作了本就为数不多的养老院,让大量没有子女照料的老人,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

英国人的社区文化观念其实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浓厚。有调查显示,在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当地人的社区观念趋弱,个人的孤独感增强。2010年再次执政的英国保守党,重新加速了英国城镇社区化发展。当时政府指定了四个社区试验项目,安排专家和特别公务人员协助,确保“人民的力量”能发挥作用。10余年过去了,当年政府的行动看似波澜不惊,却令英国的社区服务理念得以长存。在笔者居住的小镇,一些当地人称,原先想搬离当地,去其他社会资源配套更好的城市定居,但现在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打算像自己的父辈一样,安心在此地一直生活下去。(作者是驻英国资深媒体人)

建议在中西部城市多布局试点

范毓婷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空间,发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惠民利民之举。落实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应根据城市人口分布及结构变化等,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重点,面向社区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的服务需求,把更多资源、服务和管理放到社区。

笔者以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盘活资源”,不搞规模化建设,用足城市土地资源,见缝插“景”,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功能提升;其二,要探索可持续和高效率的使用和管理模式,不搞“面子工程”,在规划建设之初,根据居民需求、市场供给和财政能力,选择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避免出现“高标准建设,但利用率不高”,在综合借鉴各地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经验做法基础上,实现精准化、普惠化运营,通过市场化择优,提供专业化服务;其三,在中西部城市资源较少情况下,如何将社区嵌入式服务做好很有挑战性,建议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多布局试点。

“15分钟生活圈”是立足于社区的城市公共服务,以15分钟的步行或骑行范围作为基点,建设满足人们需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与“15分钟生活圈”的相关愿景有契合之处。后续应首先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吸引更多的社会、专业、市场力量共同参与,把小规模、低影响、渐进式、适应性的有机更新过程,变成一个社会治理过程,使社区服务管理精细、精准。

此外,在社区建设中,宜聚焦“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短板,实施老年服务站、托儿所、幼儿园等一批建设项目,衔接“15分钟生活圈”,推进相邻社区及周边地区统筹建设、联动改造,加强设施共建共享,拓展群众身边的公共服务。(作者是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市规划系讲师)▲

相关阅读

  • 地铁人挤人,为何还亏损?

  • 近日,在去除补贴的情况下,全国32个地铁城市、27个亏损的消息成为社会热点。网友发出疑问,地铁每天那么大的人流量,为何还会亏损?亏损那么多,修地铁的价值在哪里?(2022年,主要地铁城
  • 首届成都一刻钟便民生活节启动

  • 在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喝一碗新鲜豆浆,到社区菜店挑选几样新鲜的时蔬,来社区便民中心修一修家里的小物件……对于市民来说,家门口的社区商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前不久,成
  • 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 擦亮城市底色

  • 11月30日上午,“黄石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创建现场推进会在下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召开。作为我市“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的示范区域之一,该中心10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吸引
  • 从“心”出发 共筑居民“心港湾”

  • 为了提升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发挥社区“吹哨人”作用,2023年11月28日下午,闸口街道社工站联合花街社区开展了“从心出发 接纳自己”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当自己生气时如
  • 新疆塔城公安举办首届七人制足球赛

  • 绿茵场上展“警”彩!11月30日上午,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塔城地区公安机关首届“警超杯”七人制足球比赛在和布克赛尔县体育广场结束了全部赛程。此次比赛共有8支代表队近120余
  • 长沙赤岗社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结对共建谱新篇

  • 通讯员 许婷为进一步深化共驻共建,增强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充分发挥社区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共服务的功能。12月1日,雨花区左家塘街道赤岗社区携手长沙银行城南东路支行开展交流活
  • 2023年昌平区社区文明小使者风采展播 (五)

  • 2023年昌平区社区文明小使者 小小身影树立榜样 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孙莹然,6岁,龙泽园街道龙禧苑二区社区。 孙莹然尽管刚上小学,但是却有着超乎她自身年龄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15分钟城市”需要怎样的社区服务?

  • 江 瀚 曹 劼 范毓婷编者的话: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提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国将以试点形式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面向社区居
  • “电子搬家”

  • 很多网友称,自己在网络社交平台畅所欲言的同时,也希望“不要被亲友或熟人认出自己”。但随着社交平台的日益泛化,平台算法能力的日益强大,自己的“私密小窝”难逃被熟人关注的结
  • 整理收纳师,超七成接受过高等教育

  • 本报记者 赖家琪如果房间特别乱,你会找整理收纳师帮忙吗?“我们很多客户平时很擅长整理,自己也打标签做收纳,但最后还是找了我们。”在北京做整理收纳师的金娜娜11月29日告诉《
  • 找个博主跟着练,Z世代健身更理性

  • 图片说明: 一名女性在家跟着电脑健身。(视觉中国)本报记者 丁雅栀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德国健身博主帕梅拉为期3周的中国行近日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这位动作标准、
  • AI正在让服装设计轻松“穷尽可能”

  • 图片说明: 香港“时尚×人工智能”展览 (视觉中国)本报特约记者 任 重传统上,服装制造商使用缝纫图案来制作构成服装的不同形状的部分,并将它们作为裁剪和缝制布料的模板。从现有
  • 免签政策利好,入境游将迎“暖春”

  • 本报驻德国、法国特约记者 青 木 孔 帆 本报记者 丁雅栀 ●赵乾坤中国外交部近日宣布,对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六国公民实行最多15天的免签政策,自12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