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苗苗 | 网络媒介与青年创造力

12月9日上午,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指导,北京青年文学协会主办的“2022年北京市青年文学人才发展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青春心向党·网著新时代”为主题,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积极引导广大网络文学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帮助青年作家更好地把握时代脉动,自觉承担起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书写,助力青年作家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有生力量。

活动中,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许苗苗作了题为《网络媒介与青年创造力》的主题演讲,本文根据线上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网络媒介与青年创造力

文/许苗苗

众所周知,青年是人类探索欲,创造力和生产的前沿,新媒介总是在青年中最先得到应用。在新媒介时代,青年的创造力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前所未有地释放,他们在网上积极展开创作,他们敏于观察,勇于交流。这种互联网促成的超越地域且具有多种文化杂糅特点的青年文化,由广大的网民参与构建,并且在传播中不断地丰富和扩充。

在互联网上,青年的创造力首先表现为丰富的网络语言、生动的图语和极简的文字。中英中日乃至世界各类语言文化杂糅的新的语言文化潮流都是我们在网语中经常能遇见的现象。其次,表现为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的融汇。网络文学中有丰富的对传统文化宝贵遗产的继承和赋活的作品。我们熟悉并且喜爱的穿越、玄幻、修仙、历史作品等等,表现出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继承,也更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和了解。特别是大量的同人作品,比如说四大名著同人,大家都非常喜欢,相关的原著经典在中学时代就已经精读学习过。但是在互联网上,在网络创作中,又有很多青年作者对它进行了第二次的创作和亲自参与构架的、将自己的理解融会其中的新写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古代文化就不再是单向的学习和理解,而是参与、解读,使之成为当代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情感、日常经验相连接的一部分。

互联网也提供了融合大众文化、青年文化并使之进行世界性传播的机会。

在中国语境中,这种世界性的大众文化在网络文学中得到了带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式书写。比如我们熟悉的奇幻类和奥数类作品:主人公往往有外国名字,而且故事往往发生在依托外国历史的一种奇幻性的历史讲述的世界架构中。但是这些外国的元素串联起的却是中国当代人的思索和目光——这里既有希腊女神雅典娜的出没,也有源自埃及木乃伊的神秘力量。但是主角往往是中国人,是有一些中国功夫在身的高手。它们折射出的就是网络青年对于世界性文化符号的谙熟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宏大问题的具体考量。

另外,新媒介对青年创造力的激发还表现为打破次元壁的一种突破性。主要就是网络文学作品所具备的杂糅开放的特性。网络文学从既定的技术概念、产业术语演变为一个流行的当代文化现象。这种变化源于互联网文化所具备的代入感。以往小说、连环画、影视塑造人物时,都讲究真实。而网络文学人物常常拥有逆天的颜值,随手召唤的超能力。当然,在现实题材作品中他们的意志力也是非常过人的,具有着超出一般人的典型性和理想型的人格。这些无一不在强调与现实的距离,通常是非真实的,甚至有的时候还是强调非理性的,主张一种情绪的真实。

面对这些与自身完全不相关的形象,受众的代入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要感谢互联网所促成的虚拟世界的认同。当然,现在它有了一个更新的名字,叫做元宇宙,网上那些数码形式的思想、比特形式的货币、全息投影的人物等等,都将我们所生存的三维世界进行了降维和简化。其结果就是人们从观念上接受并且理解了虚拟、平面、线性甚至数字化的身体,以及当前的网络社会的运行逻辑。这使网络创作呈现出极大的包容,也将虚拟社会、元宇宙等概念与现实生无缝连接,让人们对以往生僻的概念产生了亲切和认同感。

随着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地登上大雅之堂,其中容纳着大量的新手作者的日常创作,网络上的文学批评也来自诸多非专业评论者的日常点评。大众在参与并介入专业文学领域的过程中,自然会以最熟悉的俗语对规则泛化的术语进行补充和拓展,使理论更接地气,所以可以说互联网新媒介所具备的这种代入感,网络评论新词的运用,也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融合与共同壮大。

因此,网生词汇“代入感”不是专业术语,它最初只是年轻人对一种审美体验的自发概括。而随着文化群体的代际更迭,青年群体的惯用语已经由网络传播带来的影响而日益广泛,不仅仅呈现出活泼新鲜的文化个性,还展现出积极的社会意义。

新媒体与青年相互成就。网络文学在继承传统,面向世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以具备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语言,以独特的讲法,洪亮的声音创造出属于青年的中国故事。

作者简介

许苗苗,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文学、媒介文化、都市文化。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特聘研究员。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出版学术著作《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2021)《北京都市新空间与景观制造(2016)《大都市 小空间——写字楼阶层的诞生与新都市文化》(2011)《性别视野中的网络文学》(2004)等。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读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上百篇并多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