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惠民县李庄镇卫生院:药房里的抗疫人

滨州日报/滨州网惠民讯 一说“白衣天使”,大家脑海马上就会浮现医生、护士,但当下并不仅仅只有他们奋斗在一线。药剂师在大多人心中可能并没有什么印象,或者普遍认为药剂师只是一个按处方发药的职业,并称呼他们为“药品搬运工”,其实,药剂师在救死扶伤的环节中,同样担当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不张扬,默默无闻,在点点滴滴的琐碎中,体会的眼里,药学人都是幕后工作者。

在这疫情上升期,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李庄镇卫生院门诊药房全部24小时上岗,而他们同样也是病人,为了保障辖区群众能够及时拿到药,依旧拖着病体坚持在那一扇小小的窗口面前。

每天他们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患者,大多患者年龄较大,所以耳背听不清说什么、记忆力差,他们都会再三叮嘱,并且会把声音提高一些,同时也担心病人会因为他们的大喊而误解为态度不好,所以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先称呼一声“大爷”或者“大妈”,再耐心告知。他们说:“记得有一位年纪大、耳朵背的老大爷,因为发烧来看病,开的是布洛芬片,我告诉他服用布洛芬片后就不用了服用其他解热镇痛药、也不能喝酒,他一个劲的摇头,说我听不见,废了好大劲,嗓子都快喊哑了,才和大爷解释清楚。”这样的事,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话,每天都会重复。

作为一个药剂师,他们深深地知道或许自己万分之一的差错就是病人百分之百的事故。他们常说:“作为一名药剂师,我们一定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把好最后一关。我们永远在医疗工作的后方,为医生护士的临床治疗做着坚实的保障。如果把医疗队伍比作一支军队,我们药剂科就是军队中的弹药库,时刻为保障临床一线的用药安全而努力!”

她就是那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她是我们卫生院的“天选打工人”,堪称最佳“守门员”,近日,身边的同事相继“倒下了”,面对这个状况,她没有退缩,继续坚守岗位,为同事排忧解难,为群众服务。

有人问她,你怎么还没阳,她风趣的说:“我现在不能阳,卫生院需要我,我还要为大家服务呢。”“刘院长,愿检试管和口罩不够了”,“好的,马上给你拿过去,”“刘院长,门诊上有病号,”“好的,我马上下去,”“刘院长,我发烧了,找个人替我一下,”“刘院长,我回去晚,给我留点饭,”“刘院长,追阳采样点的钥匙和手机在哪里?”“医生我咨询个问题,我发烧3天了,吃了点退烧药,现在不烧了,还是感觉肉皮发热,需要吃啥药?”“你是做核酸的那里吗,几点下班,现在过去还能做上吗?”“我阳了7天了,想看看转阴了没有,去哪里做核酸”……她每天扮演着各种角色,大夫、管理者、后勤、家庭医生、话务员……她就是那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记得刚开始,同事们陆续都阳了,她心里也有点害怕,怕的不是自己感染,是担心传染给家人,女儿劝她别去上班了,被阳包围了,很危险的,她说:“正因为大家阳了,才要去上班,卫生院此时更需要人。”她选择了不回家,家近在咫尺,已经一周多没回去了,每天晚上和家人视频,听到儿子讲述着一天有趣的事情,最后问妈妈:你那里还有小病毒吗,什么时候回家?她的眼睛瞬间湿润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肩上是责任,身后是家人,把“小家”放在心里、把“大家”扛在肩上。

三年来,医务人员一直在路上,她只是其中的一位,疫情尚未结束,坚守仍在继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常说:“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她一直以默默付出诠释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

疫情终会消散,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期待疫散花开,光明早日到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