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献血“输”写大爱——石油大院志愿家庭服务队自愿献血救治病患

石油大院志愿服务队/供图

12月25日,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石油大院志愿家庭服务队队长张娜和4名志愿者分别来到友谊医院指定献血点前门箭楼南侧和通州万达广场献血,经过检查,三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撸起衣袖排好队伍,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开始献血。一袋袋充满爱心的热血缓缓流入储血袋,大家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三位志愿者共计献血600毫升,这批血液也被立即输送到血库对患者进行治疗。

原来,12月20日,一条关于“中国石油报编辑因病住院,急需O型血”的消息在朋友圈传开。因消化道出血与肥厚狭窄性心脏病入院的这位患者,已经住院十几天。住院期间,需要不断输血维持生命体征并检查寻找出血点,后续手术也须紧急筹备一些血液应对不测。但是,北京市血库资源紧张,所在友谊医院通州院区O型血血库已无储备。患者以及家属无奈之下只好向社会发出求助。

当晚,海淀区石油大院志愿家庭服务队队长张娜得知并了解清楚情况后,想到自己就是O型血,就想要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我就紧急制作了O型血志愿者招募通知微信小程序,并转发石油大院志愿家庭服务队微信群和朋友圈,号召大家积极捐血。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传递温暖,守望相助,为生命续航。第二天,志愿者黄莉莉、袁恩怀、郝忠献和周彦丞4人自愿报名参加献血。能有这么多个人自愿报名,我也挺开心的。”张娜说。

于是,就有了大家相约去献血的一幕。虽然当天天气寒冷,但是想着马上就能救到人,大家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这是我第五次参加献血活动,献血对身体是很有意义的,对健康也是有好处的。能够帮助到这位编辑,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我很开心!”黄莉莉说。

“以前我一直很想参与献血,但是因为晕针,刚刚抽血过程中,我心跳得厉害,这次也算是突破自我了,希望我们的血液能够帮助患者渡过难关”第一次献血的郝忠献感慨地说。

“我每年都会参加无偿献血,这次看到娜姐发布的朋友圈,自己也犹豫了一下,因为自己刚刚经历了新冠病毒的侵害,但是按照献血要求,转阴7天后就可以参与献血,我也已经符合要求,所以立刻报名参加,周主编,加油啊!”袁恩怀说。

“组织志愿者献血前,我也专门儿打听了一下,关于核酸阳性状态下是否可以献血的情况。”张娜告诉记者,“经打听之后,也有一些专家提出,对于曾感染新冠的无症状、轻型和普通型感染者,发烧、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且最后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阴性7天后就可以献血了。如果是重型或危重型的感染者,则需要康复6个月后才能献血。所以这次,我们有三位志愿者是阳转阴的,他们也都是转阴7天以上了,参与献血后,我也是了解了一下,这三个人的身体状态都没有问题,也都是正常的生活和上班。”

记者手记

与热血同行 为生命续航

当前,受疫情形势的影响,加上今年的高寒天气,街头采血量大幅下降,一些肿瘤患者、血液病患者、创伤急症患者及高危孕产妇等人群临床用血出现短缺。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仍有张娜、黄莉莉、袁恩怀、郝忠献和周彦丞他们一样,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用爱心拯救更多的生命的爱心奉献者!感谢所有的献血者,你们不仅用自己的热血,拯救他人的生命,也在用自己博大的情怀,倡导一种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与热血同行、为生命续航!我们向参与到无偿献血中的“英雄”表示由衷感谢和崇高敬意!也真诚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义务献血队伍中来。(记者 吴艳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