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不要着急,有这些症状不鼓励急于恢复工作!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持续上升

尽管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明显下降

但仍有不少人出现临床症状

包括发热、肌肉关节酸痛

咽喉肿痛等表现

许多人在康复后

也出现了体能下降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那么

身体恢复期能不能进行运动?

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运动?

一起来听听专家们的建议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许丹焰教授指出

有心脏疾病的人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

如果有胸痛、严重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康复后,要注意休息

冬季注意保暖并戒烟限酒

同时限制运动三至六个月

新华社发 刘满仓 摄 

湘雅三医院心内科主任蒋卫红表示

对于核酸转阴的康复者而言

不建议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此时

人的身体仍比较脆弱

还应继续休养

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质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蒋卫红提醒

对于那些原来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在新冠感染康复后过早运动

往往会适得其反,加重身体负担

没有基础疾病的康复者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运动呢?

许丹焰教授指出

恢复锻炼应该在康复一周以后

如果出现咳嗽、气促、心悸等症状

则需要立即停止运动

刚开始恢复时

可以先进行一星期左右的低强度运动

包括散步、瑜伽练习

新华社发 杨云 摄 

当身体逐步适应后

再进行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

复杂运动

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余波建议

运动者需要观察自己在运动时

和运动后1小时的身体状况

关注自己是否有异常感觉

运动后第二天是否出现

呼吸困难、心率异常、过度疲劳等情况

如果有以上情况

可以退回到低强度活动阶段

并寻求医疗建议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对于刚康复的老年人

特别是有心血管病等

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不要过早进行运动

此外

冬季气温较低

要注意保暖

一般情况下

也不要在早上进行户外运动

以免因为寒冷空气刺激

诱发疾病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

但对于康复者而言

要把握好运动的

强度、时间、种类和频率

科学锻炼

才能逐步恢复体能

密接、轻症人员返岗上班

需要注意啥?

医生来支招!

近日,全国多地出台政策,明确阳性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可正常上班,不再要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一些地方也提出无症状、轻症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同样可以正常上班。这些人群返岗需要注意啥?记者采访了相关医疗工作者。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刘传苗认为,返岗前,大家需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评估,既要顾全大局,也要量力而行。可以在身体没有过多不适、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回到岗位。“如果患者仍有发烧、全身肌肉酸痛、体力不支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不鼓励急于恢复工作。”刘传苗说。此外,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不可掉以轻心,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

在上班路上以及办公场所的个人防护很重要。刘传苗告诉记者,首先要戴好口罩、保持“手卫生”,“比如正确佩戴N95口罩,勤洗手、做好手部的清洁消毒。”中国科大附一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穆燕介绍,应保持室内通风、做好定期消毒,“每天上午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阳性感染者使用的餐具等个人物品应以加热煮沸等方法消毒,也可以选择适合的消毒液浸泡消毒。”

个人需要更加爱护身体。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荣珍认为,阳性感染者一方面要注意保暖,另一方面也要在一日三餐多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保持良好心态对预防和治疗疾病也很重要。”刘传苗认为,企事业单位也应当做好人文关怀,及时关注职工身体状态,“尤其是做好员工的健康监测,对恢复正常工作的无症状、轻症患者等人群给予更多关心。”

来源:新华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