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那条路|张传宇:我家门前那条路

为充分展示沂源县公路交通事业发展成就,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大交通格局,展现全县各级各单位、人民群众在公路交通建设中作出的贡献。2022年9月,由沂源县总工会、沂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沂源县交通运输局、沂源县融媒体中心、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鲁中公路杯”“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和摄影比赛活动,历时3个月,目前已经圆满结束。活动期间,收到全县各行各业人士的投稿近百篇,征集到的作品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主题深刻。经过评委的初步评审,评审出了30多篇优秀作品。今天播发征文作品《张传宇:我家门前那条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璞邱村,承载着我从小到大的回忆,从县城到那有两条路,一条三九路,一条三悦路。但是我回老家时钟爱走三九路,不只是因为距离要稍短一点,更是因为我对这条路有着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但是每次我走三九路,顺着蜿蜒的小路行驶时,我还是不禁要吐槽道:怎么会有人设计出来这样的道路出来呢?

于是我找到姥爷,势必要问问清楚这条路的来历。他在璞邱村土生土长生活了80年,是亲眼看着这条路的变化、县城的变化甚至时代的变化过来的,一定知道其中的缘由。


没想到当我问到这条路的时候,姥爷只是招呼我坐下,给我讲起了他自己的故事。在姥爷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快过年了,自己口袋里没有一分钱,便接了任务从三岔供销社推了四百五十斤柿子,装了满满一车总共四大篓子。第二天清晨早早起来,用凉水泡了一个煎饼吃了就上路,走的便是这条三九路。那时候这里的路,就是顺着河边走,由他们这一代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弯弯曲曲的小路。从芝芳顺河北上,进十八转,所谓的十八转,其实就是山间弯弯曲曲的小道,走出十八转才到大坡,再到唐六、车场、流水、璞邱。

冬天寒冷,姥爷一路步行走到大坡的时候,汗水已经把衣服湿透了,寒风一吹衣服就变成了硬的。路上全是石头,又一路颠簸,没到中午就饿了。好不容易熬到中午头有了太阳,跟同伴一起吃了几口煎饼喝上了热水,整个人才缓了过来。过河的时候,那时河水还没有冻上,姥爷怕湿了唯一一双棉鞋子,便只好脱了鞋子光着脚趟过河。当我问到姥爷他脚底的硬疤是不是那一次划伤或者冻伤时,他只是平静地说着他也不记得是哪一次留下的了。下午,到了南麻土特产公司,姥爷领到钱后就急急忙忙返回,到家之后天就已经黑了。

我完全不敢想象那时候的青年经历的生活和现在的差距,但是他还是津津乐道地谈着年轻的时候游走于各个乡镇,推着那个小推车拉煤炭、拉柴火的故事,就像我无法想象,姥爷因为冬天只有一双鞋子,如果这双鞋子湿了而早早报废,他这个冬天甚至连续几年,就都没有一双能穿的棉鞋了。但是如今姥爷轻描淡写地描述,仿佛那些我们眼中的那些苦难在他们眼里也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后来80年代,或许是走得多了,这里成了一条土路,然后是水泥路。2019年,这条路铺上了沥青,也成了沿线各个村庄通往县城的动脉。原先来回要步行走一整天的路,现在开车一趟也就不到半个钟头。正是这一条条崎岖蜿蜒的血管,支撑起了整个县城的运输,流通了整个县城的经济。也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姥爷一样的人,用双脚一步一步踩出的脚印,才走出了一条条路;用双手一趟一趟运送出物资,才送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山里的水果蔬菜,靠着这条路,送到了商场集市,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云水谣、凤凰山,靠着这条路,迎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一车车砂石,靠着这条路,变成了一条条新路,一栋栋新房;无数的学子,靠着这条路,承载着父辈的希望为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走出了山村。这就是我家门前这条路,一条普普通通,却又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心血的道路。

现在重新走一遍这条乡道,虽然狭窄,却是从山间硬生生地开辟出来的;虽是九曲十八转,却将沿线所有的村庄全部串联起来。薪火相传,履方致远。想到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敬畏这条路,和开辟这条路、修筑这条路的人呢?

沂源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